“铺路”的农家汉子
大概4年前的春节,我在老家与亲房们一起过年。一天,我的侄孙领来一名敦实的农家汉子。侄孙介绍说,这是七宝村的村支书。因与我侄孙同辈分,他也喊我“爷爷”。七宝村,与我们曹家村紧邻,虽属于另一个镇,但我们的祖辈就是从那个村迁到曹家坳来的。
就是那次不经意间的见面,这名农家汉子告诉我,他叫谭晓阳,在村里当支书,同时也在娄底城里做事。在村里主事时,他率先建起了村部办公楼、村文化中心,七宝村因此成为涟源市第二个建办公楼的村子。接着他带领村民风风火火地硬化村道、安装路灯,又招商引资在村里建起了光伏发电厂,让他们村成为娄底市第一个有光伏发电的村庄。此外,他又修通了一条盘山公路,把村里山上山下的村组紧密地连接起来,并让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而且,他向上面争取项目,将村中的小河道进行了改造。村里基础工程干得差不多了,谭晓阳又开始琢磨起一些文化事来。他与村里的几位热心人牵头,组织大家捐款,把村里一座倒塌数十年的古塔——七宝塔复建起来。更令人吃惊的是,当时他正跟一家国有单位联手,准备在娄底城区创办一所职业中学。“许多农家孩子,因为中考失利,无法进入高中就读。”他感慨万千地对我说,“要给他们铺一条路啊!”
一年后我再回老家时,谭晓阳特意来找我,同行的还有曾任长沙市一所知名职业学院的老院长罗坝东。他带着我和罗院长一起到娄底,观看他那所正在兴建中的职业中学。当时,那里还是一个建设工地,一栋栋教学楼、办公楼、师生宿舍楼正拔地而起。他十分虔诚地向罗院长请教,学校应该开些什么专业,什么课程……并硬要我这位“爷爷”为学校题写校名,再给未来的学生们题一句勉励的话。
回到长沙,那个蓬勃向上的学校建设工地,那个立誓要为中考失利孩子们铺路的农家汉子的眼神,一直在我眼前晃动。
这名执意要创办职校的农家汉子,当年自己就是一名中考失利的农家孩子。被挡在了高中课堂之外,他只好到一所民办武术学校学习武术。
从武术学校毕业后,谭晓阳跟着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父亲,走南闯北,打拼人生。为了磨炼意志和学习生活技能,他开过饭店、宾馆,与人合作搞过火锅店,留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故事”。
23岁那年,他在广东汕头一家火电厂承包了一项工程,租住在当地一个村里。不久,他与村子里一名初中毕业后待在家里的女孩看对眼了,两人相爱了。女孩的父亲知道后,极力反对,并经常拿着一把刀到工地找他,不准他与自己的女儿来往。当时工程还没有完成,但迫于压力,谭晓阳只好提前与甲方结账,准备打道回府。
当天晚上,他正要动身离开工地,去火车站坐车回湖南。没想到,那个女孩,一身湿淋淋地站到了他的面前。
“你?”他吃惊地望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孩。
“你要走也不吱一声?我刚才跑来找你,天黑看不清路,误把河道当公路,掉到了河里。”
“你家里反对,我也无法。”
“我的事,我做主。”女孩倔强地说。
爱情,是有魔力的。热恋中的男女,是什么都不怕的。
“你硬是要和我好,跟着我,那么我们现在就走。”
“好!”女孩坚定地说。
他们就这样“私奔”了。女孩没有回家与父母告别,跟着她喜欢的男孩,从广东汕头来到了湖南娄底……直到孩子3岁时,谭晓阳带着妻儿,去汕头拜见了岳父岳母。
在爱情上,谭晓阳敢于顶住压力;在事业上,这条犟汉子,同样敢打敢拼。短短两年时间,这个占地89亩、3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职业中学,不仅建好了,而且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一方面千方百计完善教育行政部门要求达标的各种办学条件,一方面紧锣密鼓地拜八方贤士,聘能人校长,组名师团队……如今,这所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软硬条件不逊色于当地任何一所职业学校。
给这所职业中学题完校名后,我就在心里琢磨,要送一句什么样的话给这所阳光、向上的新学校?将来进入这里学习的,都会是一些在中考中失利,被挡在高中课堂之外的孩子。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某一段掉队了不要紧。只要自己不气馁,鼓足勇气朝前奔跑,中职毕业后,参加对口高考,一样有机会进入高校。即使没有考入大学,只要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拼搏,就会创造喜人的成绩,就一定会有一个精彩的人生。人呐,笑在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
人世间,百行百业,行行出状元。历史上,一些平庸的国君无不都在岁月的长河里消逝得无影无踪,而一些在某个领域有建树、有创造的普通百姓,千百年来却被人们牢牢记在心里,顶礼膜拜,如鲁班,如黄道婆……
儿时,我就常听老辈人讲,学一门手艺在身,别人偷不走,抢不到,是人生最好的“保险”。
能考进“985”“211”的学生,也许中学时确实比后来进入职校、职院的同学“开窍”早点。但是,人们不是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一生总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人们不是还创作了“兔子与乌龟赛跑”这样极富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吗?这些都告诉我们,只要后天肯用功,是能弥补先天不足的。
前些天翻看手机,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些信息:一些事业有成的名人,都没有跨进过大学校门。他们的智慧,是在社会大学里获得的,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想着想着,8个字就在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学精一技,精彩一生。”
我找来一张6尺宣纸,写下了这8个字,赠给这所学校,也送给天下职校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希望共和国未来的大国工匠名单中,能出现他们闪亮的名字!
这所职业中学,目前有1400多名学生在读。2025年,它又成为娄底市综合高中建设试点学校。谁又晓得成功的背后,这名农家汉子曾闯过了多少难关?心里又装有多少辛酸啊?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路走来,这名“铺路”的农家汉子是有故事的。希望他在办学的新征途上,创造更多、更美的故事……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