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湖湘文明厚植湖湘家风底色

作者:周易茗 来源:2025第8期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6日 10时23分00秒 编辑:胡雅南

底色.jpg

湖湘大地文脉绵长,湖湘家风魂正根深,一部湖湘文明史就是一部家风文明史。湖湘先贤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悠久实践成就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璀璨荣光,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在奥秘,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其逻辑脉络和践行路径清晰可寻,带给今人有益启迪。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家风文明形成的逻辑起点。北宋周敦颐创立以“诚”为核心的天道和心性本体论思想体系,阐发了教人向善、进德修业的教育思想,修圣德、重师道、推礼乐的德治思想,主静至诚、虚融淡泊的个人修炼思想,出泥不染、洁身自好的清廉思想。湖湘儿女尊先贤理念为圭臬,践行并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理念,注重以用物以时、节用有度,孝友亲睦、节俭勤劳等优良家风教诲后人,终成博大精深、精练实用、独成一派的湖湘家风文化。

家国一体的天下观,是家风文明绵绵不衰的内在渊源。出土于长沙市伍家岭、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西汉铜镜,镌刻“中国大宁,子孙宜昌”铭文,就是较早表达家国一体认知的实物见证。湖湘先辈的精神基因中,家庭与国家被视为一个共同体,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家庭教育中,尤其重视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统一,以及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想在湖湘家风文明中始终占据精神高地。

经世致用的实践观,是形成优良家风和检验家风成效的必由路径。无论是个人成才还是家学传承,湖南人都注重一个“实”字。王夫之、魏源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经世致用不仅要求知行合一、付诸实践,还蕴含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敢于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在这一理念熏陶下,每当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和关乎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总有一批批湖南人挺身而出,甘愿牺牲一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贡献力量。

守住本心的立身观和血诚明强的成才观,是家庭兴旺不败的必要条件。周敦颐倡导“中通外直”,家风严谨,周氏后人明清出仕为官168人,无论官职大小都以清正廉洁为本。近代湖湘名人胡林翼“吾等做官,如仆之看家”,黄兴“笃实无我”、甘当配角等更是发展了洁身自好、守住本心的修身律己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国藩讲究“血诚明强”,他出身普通,天资中等,科举考了7次才中秀才。其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家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曾国藩遵祖训,坚信“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即便“屡战屡败”,亦要“屡败屡战”。这种倔劲、犟劲成为近代以来湖南人才群体崛起的基因密码。

对湖湘家风文明珍贵遗产,应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打通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逻辑关联,深入实施五大家风建设工程,深度融入新时代场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湖南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杰出科学家和优秀企业家,各行各业都有优秀湖湘儿女的贡献。这些湖湘儿女对优良家风家教的传承和发展正是湖湘新家风的典型,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