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动真碰硬 让“禁令”生威

作者:辛湘理 来源:2025第8期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7日 10时23分00秒 编辑:胡雅南

18.png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当历史的时针回拨至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短短600余字,刀刃向内,动真碰硬,成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第一刀”。

“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二字,就是要表明一种坚决的态度,彰显这一规定的刚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党的十八大后的首次出京考察,他率先垂范、轻车简从,不腾道、不封路、不扰民,不铺红地毯、不设欢迎横幅,与群众亲密互动。只为表明,这些规定,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动真碰硬,是实实在在的自我革命。

动真碰硬,首先要奔着问题去。坚持问题导向,在思想上要重视问题,复杂问题不能躲、遗留问题不能推、惯性问题不能怕,形成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建立问题清单,问题有多少就梳理多少、问题有多深就整改多深,逐项复盘、分析、过筛子,坚决杜绝问题面前的“选择性失明”。

动真碰硬,更要朝着“严”字来。规矩就是规矩,“不痛不痒的,四平八稳的,都是空洞口号”,落不到实处。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不折不扣、严格执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做到“令行禁止,不搞变通”,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

今年两会后的首次云贵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但是,“不吃公款吃老板”“电子红包隔空送”等隐性腐败和新型腐败依然存在。对此,动真碰硬依然是有效手段,要继续出硬招出实招,用“组合拳”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用“大数据”深挖“隐性问题”。面对“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监督手段也要出新。要运用“科技+”和大数据进行精准比对,破除“四风”的“障眼法”,揭开腐败的“隐身衣”,真正实现让数据“说话”、用智能反腐,让特权现象和腐败问题无所遁形。

用“铁笼子”防止“破窗效应”。强化群众监督,给权力运行装上“红绿灯”,将党员干部纳入数字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用“手术刀”切除“顽瘴痼疾”。用祛病疗伤的顽强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坚定意志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坚持零容忍、强高压、长震慑,既要切除病灶,更要防止感染,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着力推动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

全方位、立体化、全时段、无死角,“监督”是把高悬的利剑。今年3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2025年2月数据:“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459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520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292人……”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落实,仅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严重损害公信力。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松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真正将治标与治本、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敢于动真碰硬,把制度权威性牢固树立起来,才能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用“中国之治”的清风正气书写出新时代的廉洁答卷。 (执笔:谢 静)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