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作者:胡守勇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4期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20日 04时32分44秒 编辑:陈家琦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对湖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新阶段的民生和社会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这是总书记继2013年11月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6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指示后,再一次对新阶段湖南民生和社会建设提出要求,体现了对湖南人民的亲切关怀。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其作为进一步谋划湖南民生事业、增进民生福祉的行动指南。


深刻领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深怀爱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念兹在兹的始终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深刻领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治国理政大局中的重大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汝城县沙洲村对村民朱小红说:“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走上小康幸福路,我们说到做到,一定会坚定不移走下去,践行党的誓言和诺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简而言之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革命战争年代体现为实现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体现为实现人民温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现为进一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底线要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形势复杂深刻演变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给民生改善带来巨大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地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湖南作为中部省份,经过多年的发展,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互动愈发紧密、受到的影响和挑战也愈加复杂。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切实保障民生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底线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指出:“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困难,我们要重视起来,不断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模式需要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蕴含着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核心要义。湖南在推动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必须突出人民至上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自觉将民生水平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尺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普遍享有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鲜明提出了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远景目标。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生活的现代化。要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必然要求,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推出更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政策措施,让全省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办好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近年来,湖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扶贫、就业、社保、教育、健康、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民生各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清晰认识到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我们把“六稳”工作抓得紧而又紧,把“六保”任务落得实而又实,切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这次又明确要求湖南“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更有力的举措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让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扎得更深、立得更稳。

夯实教育这个民生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次又明确要求湖南“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切实抓好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关心关爱广大基层教师,落实好工资、社保、医疗、继续培训等各项政策,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解决医疗这个民生之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这次又明确要求湖南“要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湖南应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深入实施健康湖南行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筑牢稳定这个民生之盾。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稳定是最大的民生,良好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百姓的平安需求充分说明了社会需要稳定。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绷紧社会稳定这根弦,把安全发展贯穿全省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要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精准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和疏导机制,扎实推进平安湖南建设。民族关系涉及深层次的社会稳定问题,要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