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勇担大义 笃行大道

作者:成靓 来源:2025年第21期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1日 08时1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勇担大义 笃行大道.png

“执大象,天下往”,本意是掌握大道,天下都会归往。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引用这句话,呼吁各方勇担大义、笃行大道,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本期我们刊登《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并配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愿同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共同秉持“上海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上合力量”,为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展现“上合担当”,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上合示范”,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采取“上合行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坚定前行。

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25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天津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执大象,天下往”,“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勇担大义、笃行大道,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召人心。

“执大象,天下往”,出自《道德经》。《道德经》的原文篇幅不长,但其内容十分丰富,蕴含着哲学、政治、军事等许多方面的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等名句常被用于讲述道理,寓意深邃。

“大象”,最大的形象,指大道。“执大象”,即指掌握了大道,则“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道”,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所有规律的总称,内涵丰富深奥,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大道无处不在,可以体现在各种事物之中,而人们要遵循大道行事。在《道德经》的许多章节中,都有对“道”的阐释,对道的模样有着全面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虽然无形无象,但掌握大道以后就可以驾驭、支配天下万物。而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老子与墨子的态度相似,反对不义的侵略战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些思想到今天仍然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礼记》中就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吕氏春秋》也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左传》写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中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其中蕴含的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中国哲学,与“上海精神”内在契合。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中国共产党从苦难中走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经千辛万苦,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正义的旗帜,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原则,马列主义的原则,是不允许侵略的”。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就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达成广泛共识。上海合作组织在成立宣言和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指出,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民主、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组织坚持地区事务共商、平台机制共建、合作成果共享,提出并实施许多全球治理新理念,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

回首来路,“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过去我们践行“上海精神”取得了成功。上合组织不断推进区域合作,稳步完善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有益探索,团结互信不断巩固、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发展成效不断显现、文明互鉴不断深化、国际影响不断提升,已经成长为26国参与、在5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经济总量接近30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区域组织。近5年来,中国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5124亿美元历史新高,地区深度互联互通格局正在形成。各成员国着眼共同安全,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高效开展安全合作,维护了区域稳定大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多样文明竞相绽放,秉持公正公道原则,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上合组织国家民调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可上合组织促进了本国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上海精神”广受欢迎,被视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理念典范,越来越多国家走近、融入上合组织大家庭,成员国互利合作展现广阔前景。

展望未来,“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未来我们还将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及国际关系的其他各领域正经历深刻历史性变革。面对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合作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强调上合组织要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上合力量”,为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展现“上合担当”,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上合示范”,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采取“上合行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路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努力推动提升人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倡议,为应对世界变局、破解紧迫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如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梅津采夫所言:“如果把上合组织比喻为一幅美丽画卷,中国就是其中最亮丽的色彩。”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联系起来,同各成员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联系起来。中国也将同各方一道,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坚定前行。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