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新湘论点:“青春”化、“在地化”的“凡人赞歌”——评《新时代 新雷锋》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文艺晚会

作者: 来源:“指点”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7日 03时06分47秒 编辑:张米

文艺晚会除可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现出的铭记历史和缅怀追忆的作用。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的纪念日,湖南卫视和芒果TV为此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缅怀雷锋、提醒观众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作为雷锋家乡湖南的一名电视观众,在观看此次文艺晚会后,颇觉亲切,也为节目传递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触动。

一、以“青春”的方式谱写赞歌:湖南广电对雷锋故事的新展现

湖南卫视3月5日晚播出的“新时代 新雷锋”主题文艺晚会,以青春的方式传承雷锋精神,旨在“以年轻态的表达向雷锋致敬,以青春感的叙事展现新时代新雷锋们的动人事迹和精神风貌”。文艺晚会采用情景歌舞、音诗画、互动讲述、短片等多种文艺形式,重点突出新时代青年与雷锋的对话。

图片

该文艺晚会像一首以青春谱写雷锋精神的赞歌,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晚会的观众多为儿童、青少年。作为青春代表,他们既是晚会的观众与表演者,又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例如,22岁因公牺牲的雷锋,其生命定格在“青春”,晚会通过叙述四位雷锋学校的22岁毕业生,回到雷锋母校,展开一场从雷锋家乡出发的毕业旅行,探访雷锋学长故友,追寻雷锋足迹,弘扬雷锋精神,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其二,晚会以青春、向上、热烈的调性,以青春人为表演者,讲述雷锋的成长故事。例如,晚会节目《青春方阵秀》中作为观众的小学生成为表演者,以其青春力量演唱经典儿歌《一分钱》,以歌声呼应拾金不昧的雷锋精神。另外,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学生演绎的《奔跑》《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以昂扬向上的基调传承雷锋精神。

二、“吃得苦,耐得烦”:雷锋故事的在地讲述

湖南是雷锋同志的家乡,望城区“雷锋镇”同时也是湖南的标志性地方。此次在雷锋家乡举办主题文艺晚会具有在地性特征。自古以来,湖南人具有典型“吃得苦,耐得烦”的性格,曾国藩、毛泽东都是传承湖湘精神代表性人物,具有“吃得苦,霸得蛮”的坚韧性格。这一性格特征也在雷锋同志身上得到很好地继承,雷锋同志能吃苦,帮助别人不厌其烦,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文艺晚会通过多种文艺形式丰富地展现了与雷锋家乡相关的故事。首先,晚会舞台响起的雷锋声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亲切的湖南味普通话,将观众再次带回到雷锋身边。晚会首个节目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通过表演者再现了雷锋同志在望城收稻谷的画面。收稻谷现场响起广播,号召当地民众踊跃捐赠,帮助购买拖拉机。雷锋听到广播,立即捐出存款二十元。其次,晚会也利用创新的方式全新演绎了湖南民歌《一根竹竿》,代表青春力量的rap青年歌手与具有娴熟歌技的民歌歌手合力献唱,让湖南传统民间艺术展现出新活力,也是新时代对集体精神的创新性继承。晚会上,雷锋家乡湖南在新时期涌现出雷锋精神传承者也展示了他们的故事,如长沙市消防救援大队雷锋班、长沙“蓝的雷锋车队”、“雷锋号”列车乘组以及在超高压线上作业的电力雷锋等。

图片

文艺晚会以湖南为原点,辐射到全国的道德模范。例如,公交车上“为人民服务无终点”的李素丽大姐、全国劳模徐虎、为保护公社的羊而受伤的“草原小姐妹”龙梅、玉容、大国工匠艾爱国,获得“中国好医生”荣誉的庄仕华等,这些人是我们新时期的雷锋。雷锋这种“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也从湖南发展到全国,在具有在地性的同时,也在全国生根发芽,甚至也辐射到全球,涌现出“洋雷锋”。

三、不同年代雷锋式的“凡人英雄”: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承

在全国生根发芽的雷锋精神继承者,也在各地谱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不同年代的凡人见贤思齐,以雷锋精神为人生准则,践行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被各行各业的人演绎为“志愿”精神、“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民族精神。这些雷锋继承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例如,晚会节目《凡人微光 星火成炬》通过短片形式,以视频记录了平凡人在日常生活里不经意间所做的好事,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瞬间,汇聚起来,成为照耀中华大地的耀眼光芒。

图片

雷锋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半条被子”精神有一脉相承之处,“有你一碗水,就有你一碗粥”。雷锋也在我们这个时代成为一种让人敬重的符号与指代,“做好事不留名”“螺丝钉精神”“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的雷锋精神成为一种文化滋养。作为一名在湖南高校的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需学习雷锋用心专研专业,且更需要雷锋的助人精神,不图回报,帮助学生成长。雷锋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代表,纪念和学习雷锋精神具有多种形式,如通过观看与雷锋精神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阅读与雷锋精神相关书籍等方式,而文艺晚会是一种具有临场感与当下性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更具感染力,让观众身临其境,在观看过程中可亲切体验到雷锋精神,并了解到处于这一时代的新雷锋,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