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都市桃花源”演绎东方和谐

作者:李沛 来源:《新湘评论》2010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08日 04时29分58秒 编辑:redcloud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湖南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为背景,取“桃花源记”之意境,以未来思维,世界眼光,独创性地推出未来自然生态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都市桃花源”主题概念。以湖南元素演绎未来自然、生态都市的构想,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来实现人与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天人合一”的东方和谐。

 

理想:让城市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取名“桃花源里Xanadu”。众所周知,湖南常德的“桃花源”被普遍认为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原型,但实际上现在全国有十几个地方都在争这个头衔。我们认为湖南的桃花源是最正宗的,因为毛泽东著名的诗句“桃花源里可耕田”写的就是湖南。所以我们敢于在世博会上以“桃花源里人”向全世界展示,也借此机会为“桃花源”正源。

“桃花源”本来代表一种封闭的农耕文化,但它同时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它实际上是强调一种个性和人性的放大。我们选择“都市桃花源”作为湖南馆的主题,是取“桃花源”的象征意义,并与现代世界潮流相融合,使其在开放中显示独一无二的特色,这就是“都市桃花源”的本意。湖南正在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这就为“桃花源”提供了现代的注脚。我们的未来应该向“都市桃花源”的理想迈进,摆脱传统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让城市真正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城市变成一个脱离自然的钢筋水泥“怪物”。城市是人类创造的,它应该是充满着人性,符合自然规律的,成为自然中的城市。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型社会”的新型城市化,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当然,就现在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离这种理想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在努力追求。

我们提出的“都市桃花源”,可以作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设计方案,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返璞归真”、“师法自然”的核心哲学理念。“天人合一”是东方人文的最高意境,“返璞归真”是人类生活的最美境界,“师法自然”是中华文明贡献给世界的至善智慧,我们没有理由不从这些哲理中汲取灵光。“都市桃花源”不是简单地宣传桃花源,而是在保留桃花源美好意境的基础上,倡导一种文化融合、鼓励竞争、激励创造、容忍失败、人情融洽、热爱自然的城市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考虑了主题的国际性。“世外桃源”的英文Xanadu是西方世界描述神秘仙境使用最广泛的词汇,诗歌“Xanadu-Kubla Khan”(《忽必烈汗》)取材于中国历史题材,表现了西方崇尚自然、自由、和谐的浪漫主义生活,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成为传世名篇。湖南简称“湘”,长株潭同城后的市名应取“湘都”,其读音与“Xanadu”相近,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是一种预示,寓意着在未来引领“两型社会”建设中崛起的长株潭城市群。我们期盼着长株潭成为未来的生态之都、神秘之域、理想之城,也就是象征着“万类霜天竞自由”意境的“Xanadu”。

应该说,“都市桃花源”主题从诞生到顺利落地、成功实现,虽然有筹划创意者的智慧、素养、能力和激情聚集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基于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湖南省党政领导国际视野、开放性思维和湖南“两型社会”的伟大构想。首先,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芙蓉国里尽朝晖”,“桃花源里可耕田”,“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湘人的诗意情怀给了创意的灵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寻梦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忧乐境界使策划者得到启示。“师法自然”,让城市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主题思想,非常切合湖南新型城市化发展思路,融合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战略构想。但最根本的是湖南党政主要领导的英明决断,使设计者从万象纷纭中捕捉住了实现契机;甘霖副省长从众多的主题构思中,决然选定“都市桃花源”上报省政府常务会议;200811月周强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亲自敲定湖南参博主题,为后来的主题演绎和设计打开了大门;20099月张春贤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选定湖南馆“都市桃花源”魔比思环的开放型设计方案,为主题落地敞开了发挥的空间。

“都市桃花源”是湖南献给上海世博会最好的礼物。

 

演绎:跨越文化鸿沟的世界语言

如何在600平方米的展区将“都市桃花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何将中国人的理念、思想完美地传递给全世界?设计者们把智慧的灵光定格在“魔比思环”。

魔比思环,常被认为是无穷大符号“∞”的来源。1858年,神奇的魔比思环被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奥古斯特?费迪南德?魔比思发现后,人们对它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引发无穷的想象空间。

“魔比思环”具有无限循环形象,亦体现中国太极相生相灭、无始无终的哲学思想,同时又切合“自由开放、欢乐平和、循环自然、和谐未来”的“都市桃花源”之寓意。采用无穷循环的魔比思环做展馆造型,跨越了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鸿沟和障碍,具有对未来的指向性,韵味无穷。

湖南馆采用新多媒体、3D动漫、影视组合等现代演示手段,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体验互动并形神合一、情景相融。64台高端投影仪在非规则的曲面上无缝连接,技术难度超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鸟巢”上空的环屏投影。展馆内有3D高清数码立体影院循环演播立体影片,主调定为“绿色森林”,虚拟出长株潭“两型社会”未来城市的发展愿景,充分展示一个生态环保、环境宜人、能源可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都市桃花源”。

双“魔比思环”环绕相扣,就单环而言展开长度达100,高3,最大的曲度超过300°,两道弧面之间架空支撑,整个展馆的上方和水平方向除支点以外部分皆为开放空间。展馆开放后将不设置参观路线,观众可从各个方位进出,随意观看,充分体现了展馆开放包容的理念。

湖南馆是唯一一个全开放式的省市区展馆。为完美呈现“都市桃花源”,我们打破了传统展览理念,颠覆了过去展览按章序观看,形式以实物图片为主、影视图像相对固定的传统模式,突破了一般场馆内外空间的限制。采用魔比思环无穷循环演播滚动,环体和影像相融,影像在环上形成流动的彩带,时而全景演播,时而循环变化,时而回归为纯净的留白,使观众产生更多的静思和遐想。没有起始,没有结束。环上多媒体影像采用自动智能编排的个性化定制现代手段,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览运营期间,可有针对性地不断创新变化展示的形式和内容。观众也可以在体验互动中不断创造新的内容。观赏区域随意放置具有湖湘特色的竹椅竹凳,轻松休闲且富有童趣;观众可以自由、闲散地观赏,任意互动体验展项和展示,既可以参与其中,也可置身境外,拉近了展示和观众的距离。

这种演绎,正是湖湘文化中开放、包容理念的完美体现,用世界性的物理语言与世界对话。

 

展示:闪亮湖湘文化的精髓

这是一次湖湘文化的大集结。从展馆的构造到内容的展示,湖南色彩非常浓厚。竹、纸、芙蓉花、桃花源、武陵源概念等湖南元素以及蔡伦造纸、隆平水稻、白石艺术、毛泽东故事等湖湘人文形象贯穿整个展示。环体主体材料为竹结构,整个场馆掩映于竹林碧水之间,竹使人联想起湘妃竹、潇湘竹海和毛主席的诗句。整个魔比思环就像展开的卷轴,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湘人蔡伦造纸,体现了湖南历来有重视教育科技创新的传统。芙蓉花代表湖南自然、绿色形象。还有怀素的草书、齐白石和黄永玉的画,体现出湖南人对自然的膜拜、对美的执著追求。这些浓厚的湖南元素,无不令人联想到毛泽东诗句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桃花源里可耕田”、“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至美意境,“都市桃花源”的理想境界得到了具体表现。

整个展示分为自然桃花源、人文桃花源、理想桃花源三个方面内容。自然桃花源向观众展示湖南的秀美风光;人文桃花源表达都市的理解、关爱、和谐,展现湖南的人文特点、历史渊源和现代成就,凸显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湖湘精神;理想桃花源则利用电子壁画等新媒体现代手段,让观众参与互动,将观众的创意和屏幕展示融为一体。被葱郁绿色植被包裹的虚拟城市,其城市建筑都为仿生自然形态,给观众以天然舒服的观感和鲜明现代的印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绿色氧吧之中,生活在一个会呼吸、有生命的山水城市之中。

723--27日将举办湖南活动周。“湖南周开周仪式”是湖南参博的重头戏。在组委会的领导下,我们整合各方资源,争取世博局的支持,广泛开展与省内外著名策划团队的合作,努力争取高端资源参与,力争打造一场兼具国际水准和世博文化特色的超级艺术盛宴,力求让湖南感动世界。目前此项工作正着力推进。一场丰富多彩的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盛宴即将开始,其中包括广场文化、舞台艺术、民俗表演及巡游展示等。一些市州上报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资源的宣传日活动,包括张家界旅游、益阳黑茶、岳阳端午、醴陵陶瓷等,将大大丰富湖南活动周内容。

作为今年湖南3大重点经贸活动之一的“湖南与长三角地区经贸交流合作活动月”活动也在积极筹划之中。包括湘沪农产品推介展览,湘沪、湘浙、湘苏合作洽谈,湖南文化创意推介,日韩招商会,欧洲工业园招商,湘商大会,远大企业馆活动日等一系列活动。湖南特色的产业正搭“世博之船”扬帆出航。

为上海世博会献上一个精彩的湖南馆、一个成功的湖南周、一台难忘的文艺演出、一批文明的湖南观众、一批优质的湖南产品,是所有湖南参博人员的共同心愿和努力追求。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