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摄影/本刊记者 王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当我省积极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加速前进的时候,《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之四》(以下简称《认识与实践•之四》)与广大干部群众见面了。
组织编写《认识与实践•之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首先,这是我省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思想理论氛围的一个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近年来特别是去年来,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认识与实践•之四》按照“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及时总结和宣传这些成果,这对于帮助干部群众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营造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良好思想理论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这是我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重要成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推动科学发展观走向大众,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认识与实践•之四》立足湖南实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科学发展观,对于不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推动科学理论与广大干部群众相结合,具有重要作用。再次,这是我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品牌。从2009年以来,《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已出版3本,日益成为我省宣传思想工作有影响的品牌。继续编写《认识与实践•之四》,对于打造好这一品牌,进一步提高品牌的成熟度,放大品牌的辐射效应,努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在内容上,《认识与实践•之四》集中反映了201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上所形成的认识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具体表现在九个方面:
第一,在把握发展方位上,明确湖南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央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提出,要认清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国内转型发展趋势和湖南进入新阶段的来势,清醒把握湖南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总战略,使战略机遇期成为湖南发展的“黄金期”。
第二,在未来五年发展总任务上,明确提出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中央指出,未来五年,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我省提出,要把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作为未来五年的总任务,用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两个加快”、“两个率先”这一伟大变革和创业。
第三,在未来五年发展总战略上,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四化两型”。中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我省提出,要把“四化两型”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总战略,用“四化联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把“两型引领”贯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
第四,在加快建设绿色湖南上,明确用绿色崛起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中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我省提出,要自觉坚持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资本,把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绿色发展成为湖南最可持续最具后劲的发展方式。
第五,在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上,明确让创新成为湖南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我省提出,要把创新作为推动湖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大引擎,努力把创新型湖南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以创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第六,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明确以“四大区域板块”激发发展活力。中央指出,要通过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整经济布局,带动全局发展。我省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着力优化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加速崛起大湘南,扶持发展大湘西,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空间高效利用、区域优势明显、经济活力迸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新格局。
第七,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上,明确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凝聚智慧和力量。中央指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个本质和核心。我省提出,要把发扬民主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以“三问”活动推动湖南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探索建立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的长效机制。
第八,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上,明确力争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前列。中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省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加快建设、走在前列”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新要求,着力打造湖南文化高地,努力用“硬措施”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湖湘文化走向全国,融入世界。
第九,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明确用创先争优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中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我省提出,要树立抓党的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把创先争优作为科学发展的“推进器”,着力抓好基层党建这个细胞工程,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凝聚智慧和力量。
以上九个方面是《认识与实践•之四》的基本内容。那么,《认识与实践•之四》有什么特点呢?概括起来,我感到以下几点是有特色的,这些也是其亮点所在。
----体现了科学理论与发展实践的及时对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强大生命力。为此,《认识与实践•之四》在总结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时,注意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所总结阐述的每一个成果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这些成果的理论依据,指出这些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生动实践,是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而把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思想与湖南发展的具体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使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更容易在现实的土壤中落地生根。
----体现了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的紧密结合。贯彻中央精神,立足地方实际,接通“天线”与“地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为此,《认识与实践•之四》在总结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时,注意实现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湖南特色相结合,实现讲好“普通话”与讲好“湖南话”相结合,在每一个专题中,先简要概括中央有关精神,再具体阐述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精神的认识与实践,指出这些成果是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从湖南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形成的,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有更为广泛、更为牢固的基础。
----体现了认识成果与实践成果的内在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实践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为此,《认识与实践•之四》在总结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时,在每一个专题中,都是先总结阐释认识成果,再总结阐释实践成果,既深刻分析怎么看,又明确回答怎么办,指出我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认识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了什么效果,从而把认识成果与实践成果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相得益彰,使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更有理性的说服力和现实的感召力。
----体现了“转学风”与“改文风”的相互贯通。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清新朴实的文风,是通俗理论读物的基本要求和特色。为此,《认识与实践•之四》在总结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时,注意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清新平实的话语体系,具体鲜活的数字事例,简洁凝练的生动语言,形象直观的表格图片,打造丰富多样的理论“快餐”,从而把“转学风”与“改文风”统一起来,架设了理论与大众直通的桥梁,使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更易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和认同。
总之,《认识与实践•之四》总结的认识和实践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生动实践的真实反映,是全省人民在迈向“十二五”新征程上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现在的重要任务是,要站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高度,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出发,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使用工作,使其在我省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谱写了“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绚丽篇章。实践也将表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推动“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湖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