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大数据时代正向我们铿锵走来

作者:严颂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16日 02时54分07秒 编辑:redcloud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和分享数据;不管你关心不关心,我们已经生活在大数据的包围之中。大数据是指对海量数据进行智慧分析并且预测结果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它好似望远镜,让我们能够窥视广袤宇宙;它又像显微镜,让我们能够探究微观世界。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崭新时代正在开启,这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界,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信息爆炸产生的海量数据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最显见的标志首先是数据量之“大”,互联网一天中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0,0;对(脸谱2而言,一天代表新增32亿条评论、3亿张照片;对1一/79(推特2而言,一天代表新增2亿条微博、50亿个单词;对淘宝网而言,一天代表千万量级交易;对百度而言,一天代表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其次是数据价值之“大”,如果对海量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就会发现蕴藏其中的财富,获得商业利益,还可支撑政府决策,服务公共管理。
    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牛津大学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教授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印象派的画风一样,近看画中的每一笔都感觉是混乱的,但是退后一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幅伟大的作品,因为这时你能看出画作的整体思路了。”大数据时代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谁能率先从大数据分析中发掘价值,谁就能握住那支画笔。大数据的核心能力是发现规律和预测未来。大数据
技术让我们看到解决未来预测问题的曙光。
    数据被称为新的石油,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未来,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甚至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发达国家纷纷把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201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效仿,推出大数据应用相关的战略研究。联合国发布了《大数据政务白皮书》指出,大数据对于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拥有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大数据国家。现代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中国均是学习者。唯有在这次大数据变革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最小,很多领域甚至还有创新与领先的可能。
    大数据时代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影响将是直接而深入的。大数据能为新闻传媒行业增添一双慧眼,数据驱动新闻的信息产品方兴未艾,趋势预测性新闻和数据驱动型深度报道的分量将大大增加,新闻数据化、数据图视化将成为受欢迎的传播方式,媒体转型发展前景广阔'大数据让传播的分众化、个性化、精准化凸显,舆论宣传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通过大数据呈现,善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公共文化的驱动性需求,优化服务布局,为更好地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指明了方向。在文化产业领域,大数据拓展了受众分析的广度与深度,扩大了文化产业市场的资源配置空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战略资源。在舆情管理和舆论引导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舆情和民意,分析解剖舆情问题,增强舆情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能力;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说服力,有效形成正面舆论强势。总而言之,善待、善用、善管大数据,将有效提高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能力,全面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
    当前正处在大数据催生大变革的前夜,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扮演何种角色、如何主动应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是值得每一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究的现实课题。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网宣办网络应急处主任科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