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经典湖南】 千年学府 百年师范

作者:陈 宏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6日 09时44分09秒 编辑:redcloud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第一师范校训

 

2007年春夏,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吸引着亿万观众的目光;一段伟人求学的青春岁月,点燃了无数国人的激情与梦想。人们为毛泽东、蔡和森等热血青年求学励志、挥斥方遒所折服,也为培育这群时代精英的神奇热土----湖南第一师范的独特教育所震撼。一师再次成为世人热议的焦点,向往的圣地。

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这座雄杰辈出的教育殿堂,源自南宋城南书院,汲湖湘文化之精华绵延传承千年,开湖南民主教育之先河启智育材百年,几经毁堕而不倒,历尽沧桑而弥坚,终成湖湘文化之旌旗,中国革命之园圃,师范教育之摇篮。

走进一师,那典雅独特的欧式建筑,长廊幽回的深庭大院,四季常青的乔林长木,掩映在琅琅不绝的读书声中,给人一种古朴与清新并具、厚重与锐气兼备、神圣与热烈共存的大家风范和超凡气质。

 

千年学府承湖湘文化之脉

“妙高山色画屏新,妙高山下水粼粼”。横亘古长沙城南外、侧卧湘水之滨的妙高峰,海拔虽仅70,但山势连绵,古木青青,鸣泉不穷,飞禽群怡。此山不以景胜,而以院名。让妙高峰闻名遐迩的,是山下肇建于南宋的城南书院。书院系谪居长沙城南的南宋“中兴”贤相张浚修建,初为私家读书修身之地。1164年,其子张师从湖湘学派鼻祖胡宏学成而归,将其改为私立书院,招生纳徒,授业传道。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师塾书院、一座千古不朽的文化殿堂因此而诞生。

授徒城南书院时,已是与朱熹、吕祖谦并誉为“东南三贤”的理学大师,成为湖湘学派领军人物。其时恰逢岳麓书院久废重建,受湖南安抚使刘珙力邀,张出任主教。从此,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在张的主持下,同出一门、共兴一宗,义理相通,倡举互张,成为湖湘文化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共同担负着兴盛湖湘学派、传承湖湘文化之重任。张办学不为言语文辞之工,只为“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的理念,奠定了湖湘学派重人格、求大本、致实用的文化品格的基础。而他弃门派之见,邀闽派理学大师朱熹来湘会讲,廓开了湖湘学派胸怀天下、敢为天下之先的襟怀。湖湘学派因此声名远播,人才雅集。城南书院与岳麓书院进入鼎盛时期。

朱张会讲,湖湘文化史乃至中国学术史上的这件千古盛事,给城南书院带来了丰盈的文化底蕴。朱熹在湘淹留28天,会讲之余,朱张横舟共渡湘江,访城南胜景,察书院风物。于是,书院便有了湘江畔那古老的月迷津渡----朱张渡,便有了朱熹那留连风 的亲笔匾额----月榭。1180年,张中年早逝。1194年朱熹出任湖南安抚使,他亲赴城南书院祭奠亡友英灵,含悲垂泪写下《祭张敬夫城南祠文》和《祭南轩墓文》。

随着张去世,书院逐渐衰落,终毁于元代。但书院所承载的湖湘文化没有中断,所孕育的湖湘精神没有干涸,在此后的数百年里,无数湖湘文人士子踟蹰徘徊于书院旧址,“弦诵留遗泽,承家仰硕儒”,恢复书院的呼声历数代而不绝。至清乾隆年间,时任湖南巡抚的杨锡绂在都正街都司衙门内恢复了“城南书院”。清道光二年(1822)湖南巡抚左辅将城南书院迁回妙高峰原址,道光帝亲笔为书院御书“丽泽风长”匾额。自此,城南书院再度辉煌。侍读学士孙鼎臣、二品衔御史陈本钦、名儒贺熙龄、大书法家何绍基、洋务运动杰出思想家郭嵩焘等,先后在这里主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经世之学,晚清名臣曾国藩、罗泽南、左宗棠、曾国荃、张百熙,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谭云山等在此修藏或求学。这些名震一时的千古肱臣或闻世名流,传承着城南书院所倡举的湖湘精神,又将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百年师范育旷世英才之魂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湖南第一师范这首传唱百年的校歌,道出了一师的历史源脉和百年师范的人文精神。

1903年城南书院改名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旋即改为湖南中路师范学堂。谭延、刘人熙等一批思想西化、崇尚改革的名流望士先后任校长,掀起了学堂西式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以西方学制为主兼具东亚特点的日本学制,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社会氛围中被全套引进,甚至包括扩建的校舍建筑风格。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数度易名并在长沙抢米风潮中被付之一炬的城南书院,仿日本青山师范的西式风格重建一新,被命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至此,历经九年历史遽变,这座集湖湘文化内涵与西方教育思想于一体的湖南第一师范,以情形独异的欧式风格向世人昭示其由千年书院迈向百年师范的时代大跨越,由封建传统教育转向西方新式教育的思想大解放。

从旧书院到新师范,湖南第一师范迎来了新生后的黄金时代。中国民主教育先驱孔昭绶两任一师校长,将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之城南遗风与西方民主教育思想融合,形成了他民主教育理念的三大核心:人本主义、实用主义和军国民思想。这套具有一师特色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透过一师纪念馆陈列中那份当年的学生考评表,可以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德体智“三育”并重,体育位列智育之前。德育除笔试外,更倾向于平时的敦品、自治、好学、克己、服务考核。体育考核,胆识为要,强调既要冒险进取又能警备非常;卫生次之,再次是体操、国技和竞技;学科评分,重平时,轻考试,看总分,允偏科。正是这种强调学生自治和自动、注重挖掘学生个性、倡导“锋芒宽容”、主张多元化思考和特立独行、发掘学生强势智慧的考评方法,使得当时偏科严重而又才识过人的毛泽东才不断得到雕琢,才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一师最优秀的学生。走进第一师范旧址,我们至今还能感受这种新式教育给一师带来的勃勃生机:临山而建的操场,见证了当年全校师生课外劳动、集体“愚公移山”的火热场面;学校旁边的“工人夜校”,再现了当年学校培养学生自动能力、培育爱民感情的情景;一师前那不大的操练场,似乎还在回响着学生志愿军操练回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湖南的亚高等学府,湖南第一师范还凝聚了一大批如学贯中西的思想家杨昌济、率身垂范的教育界“长沙王”徐特立、革命活动家方维夏、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通古今文史的袁吉六等教育方家。这是一支名师荟萃的方队,教育精英的集合。他们思想新锐、学识深厚、品行端正、爱国忧民,为一师撑起了一片精神晴空;他们“欲栽大木柱长天”的育才理想,为一师耕耘出一方丰腴沃土。

宽松的求学环境,科学的考核体系,高尚的师德楷模,强烈的爱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一师学子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第一师范成了毛泽东和蔡和森、何叔衡、罗学瓒等一批进步学生畅谈人生、纵论国事、探求真理的庭院“沙龙”,成了这批热血青年高扬起理想之帆的“诺亚方舟”。他们在这里举行集会,“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在湘江中奋力畅游,“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慷慨激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朝气蓬勃,“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从新民学会的成立到湖南学生联合会的诞生,从《湘江评论》的创刊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筹建,从徒步考察到校园辩论,从平民夜校到文化书社,毛泽东和一批青年先驱者志在改造社会的诸多实践,湖南第一师范由此也成为当时湖南革命青年的大本营,成为中国红色革命的策源地。在风云激荡的革命大潮中,总有一师人抛头颅、洒热血的身影,总有一师人扶危济世、挽狂澜于既倒的壮举。从1903年到1949年,湖南一师名人中教师达104名,学生224名。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有:毛泽东、任弼时、李维汉、徐特立、谢觉哉、张国基、陶峙岳、蔡和森、何叔衡、方维夏、陈昌、罗学瓒、张昆弟、夏曦、李声懈、郭亮、段德昌、袁国平、毛泽民、毛泽覃、刘畴西等。

一师的优秀学生毛泽东,经过长期革命洗礼和历史选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他始终没有忘记培养、哺育他成长的一师。他站在伟人的高度,回顾了湖南第一师范对他的影响:“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他还说:“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好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一师,铸造了一代伟人之魂,建国后的许多国策,都有着毛泽东在一师时所受教育的影响。1938年,抗日战争中那场惨痛的“文夕大火”烧掉了长沙城,也燃毁了一师。此后,一师一直颠沛流离,不知所至,直到1954年才迁回原址。1967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下,湖南一师按原貌复建。就这样,在战火焚毁30年后的名校,重新以昔日风姿屹立原址。一代伟人毛泽东赋予了一师新的精神,他的“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亲笔题词,成为一师永恒的校训。

 

再创辉煌走和谐发展之路

带着光荣与梦想,掮着使命与期冀,湖南一师以其雄劲浑厚的气势、坚定豪迈的步伐跨入新世纪,走进新时期。

1999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湖南考察时,专程到一师主持召开了全省素质教育座谈会,明确指出,一师要弘扬素质教育的优良传统,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一场以现代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在一师全面拉开。2000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湖南第一师范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并成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高校、全国中小学校骨干教育培训基地,揭开了一师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升格后的一师,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更新观念、夯实基础、扩大规模、拓宽口径、提升层次”的办学思路,并及时作出准确定位,即:以师范教育、普通全日制教育为主,发展非师范教育、成人教育;以专科教育为主,发展本科教育。到2010年,争取把学校建设成为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人左右、学科专业合理的师范本科院校。努力把一师建设成为湖南省初等教育的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教学科研中心、教学软件研究开发制作中心,为湖南初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随着学校升格,师生增多,开辟新校区刻不容缓地提上湖南一师的议事日程。20012月,省教育厅正式同意湖南一师征地建设新校区。几经考察,几多筹备,几番努力,2003年底,就在一师百年校庆之际,一师新校区----东方红校区正式破土开工。经过4年艰苦奋斗,一座崭新的一师校区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771,中宣部正式命名湖南第一师范旧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2008130,国家教育部正式公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升格为公办本科院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改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太多坎坷的一师,也拥有诸多荣耀的一师,在新的征途必将创造出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