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六十年前这一天

作者:石开基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4日 04时12分08秒 编辑:redcloud

  

 

作者近照

 

  公元1949年10月1日,北京。这一天,炎黄子孙有一件天大的喜事。一个千百年的梦想要变成现实。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要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四万万同胞”苦苦期盼的这一天来到了!

 

  这一天,北京天那么蓝,水那么清。晴空万里,太阳光芒万丈。眼前的一切如此美妙多姿,简直无法形容。只有亲临其境,才会有更深的感触。

 

  1949年春,我正在东北军政大学学习。当时,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全军将士斗志高昂,喊出了“打过长江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我所在的东北军政大学总校6团,入关后驻扎在北京黄寺等候,作为渡江部队的干部预备队,时刻准备随军南下。正在这时,我们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留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无不欢欣鼓舞。团首长立即召开有关会议,要求以中队为单位搞好训练,重点是操练好队列和唱好革命歌曲,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全团将士随即投入到紧张的训练生活中:鞋子磨破了,脚打起了血泡;军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渍将军装浸成了地图模样。一次,一次,又一次……我们起早摸黑,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训练着。在两个多月的训练中,虽然辛苦和枯燥,但大家一想到要参加开国大典,也就什么困难都克服下来了。

 

  大家日夜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49年10月1日,我们“四更造饭”,黎明前就从营地黄寺整装出发,在团首长的率领下,从安定门入城。这时候,城内城外,早已人声鼎沸,欢声四起了。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兄弟部队的一列列方阵,看到了工人、农民方阵,也看到了学生、机关干部和市民及各行各界方阵,当然,在所有这些方阵中,最多最整齐的,当数军队的方阵。进入长安街后我们发现,北京城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到处张灯结彩,真是美不胜收。

 

  当我们团完全进入指定位置时,天就大亮了。

 

  这时候,天安门城楼上下,广场四周,到处是红旗飘扬,宫灯高挂,锣鼓喧天,歌声、口号声和欢呼声,随着人潮涌动,很快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渴,忘记了一切,只知全身心地投入到欢跃之中。

 

  历史的时针庄重地指到了一个最光明灿烂的时刻:下午3时。《东方红》的乐曲响彻云霄,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后,开典大典仪式正式开始了。

 

  在惊天动地的礼炮声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声中,毛主席亲手升起了天安门第一面五星红旗。然后向全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就在这一刻,整个广场、整个北京都齐声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紧接着,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盛大阅兵开始了:朱德总司令健步登上阅兵车,在“向前、向前、向前----”嘹亮的军乐声中,开始检阅排列在东、西长安街的人民子弟兵受检部队。朱总司令再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分列式开始,受检部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前,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在由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护卫着的、鲜红的“八一”军旗引领下,踏着正步的英雄方队依次通过主席台前。他们中有战绩震惊中外的步兵、骑兵、炮兵;有新组建就立即投入实战并建立战功的装甲兵、摩托兵和全部由汽车装载的快速部队;还有各种口径的火炮、轻、重机枪,步兵炮和战防炮方队……钢铁洪流气壮山河,势不可当。群众和着军乐声向自己的军队鼓掌致意。

 

  更令人惊异的是,正当“功臣号”巨型坦克引领的装甲铁流通过主席台前时,刚刚组建的人民空军的机群,也以整齐的飞行编队,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其场面非常壮观。群众游行的队伍来了,他们尽情地欢呼着革命的胜利,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此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频频向游行的群众队伍挥手致意。“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台上台下,心连着心。口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不知不觉华灯初上了,锣鼓声中,各种文艺演唱队伍出现在广场和北京市的大街小巷,我们心爱的首都北京成了一座不夜城。

 

  这一天,我们虽直到夜深才归营房,但同志们的心情仍久久难以平静,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请战书、决心书雪片般飞向党支部,要求为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参加开国大典后,我们如同一群依恋母亲的孩子,在北京幸福地度过了8天。10月9日,我们告别了北京,踏上南下战斗的征程。

 

  1955年5月,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从部队转业回到桃江县文化局工作。后来,组织上考虑我曾参加过全国第一期电影放映员培训班学习,便安排我到电影公司工作。从那时起到我离休,我一直工作在放映工作第一线,走遍了桃江全县的800多个生产队,为农村电影事业奉献了40多个春秋。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60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热血沸腾的年轻小伙,变成一个年过80的老人。一生中,虽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甜酸苦辣,但最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仍然是60年前的这一天----1949年10月1日。现在,经常有人问我,在你放映和观看过的几百部电影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影片?对此,我都会毫不思考地脱口而出:《开国大典》。因为这部电影所叙述的事件是自己年轻时曾亲身经历过的,我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