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湖南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

作者:杨晴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3期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02日 03时45分03秒 编辑:陈家琦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历史也永远铭记这一天。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


牢记嘱托,担首倡之责

首倡之地须担首倡之责。8年来,湖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强化政治责任,努力走好精准、特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湖南篇章。全省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省级领导联县、市级领导联乡、县级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把脱贫措施落在实处,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省上下促攻坚”的强大合力。8年来,湖南尽锐出战,全省2.1万支工作队、5.6万名干部驻村帮扶,60余万名党员干部与170万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所有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涌现出黄诗燕、蒙汉等一批甘于奉献和牺牲的优秀党员干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用苦干加实干坚决兑现庄严承诺,用汗水和热血铸就了新时代的精神丰碑。


聚焦精准,行首倡之为

首倡之地当行首倡之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8年来,湖南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探索出精准扶贫的“湖南样本”。精准“帮扶谁”,在全国率先开展建档立卡,一年时间完成贫困识别,两年时间开展“回头看”,四年时间实行动态管理,贫困数据史无前例地精准到户、到人。精准“谁来扶”,利用各方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构建起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怎么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脱贫“七大行动”,大力实施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网络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人居环境治理和危房改造“七大工程”,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精准“怎么退”,制定《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年度贫困退出方案,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到2020年底,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玉汝于成,建首倡之功

首倡之地应建首倡之功。在全国率先制定下发《全省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探索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在此基础上又深化形成“四带四推”的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劳务协作“三张清单”和全国首个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探索劳务协作脱贫模式,被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介。探索出“互联网+监督”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有效预防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在全国首创脱贫攻坚“三个落实”动态管理监测平台,被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介。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互联网+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平台”,探索出“楼上生活、楼下生产”等就业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给予表扬激励。

湖南经验不仅走向全国,更传播到全世界。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届中央总书记本扬,专程赴十八洞村考察精准扶贫;来自东盟十国的外交官员和记者团队来到湖南,围绕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与减贫合作领域新机遇进行深入探访……精准扶贫的湖南模式,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