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三)

作者:李捷 来源:2024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1日 05时08分47秒 编辑:陈家琦

李捷副本.png


(上接第10期)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五)实现总任务的基本路径

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里指明了基本路径,这就是: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这实际上提出了凝聚和提升三种力量、发挥好文化文明的三种作用。三种力量分别是:(一)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和文明,归根到底是人民创造的。能否激发起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文化强国建设和现代文明建设的关键。(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能否凝聚起这种力量,关键看有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思想基础,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两者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注重塑造国家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文化文明的三种作用是: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这三种作用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六)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它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应运而生,必将随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理论创新增长点,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创新着力点。造就什么样的中华文明的问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提出来了。但那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严重禁锢在腐朽的封建主义外壳之中,况且人们在反对封建礼教的同时,存在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一概否定的偏差,因而不可能为这个问题找到正确出路。

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到了延安时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才得以较好解决。毛泽东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继续重申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这一课题,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还说:“我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毛泽东回溯了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总结了从五四运动以来“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发展的四个时期的成就和经验,响亮地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一回答,使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既已提出、却长期不得其解的课题——中华文化向何处去、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明确。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两段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在新时代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问题。新时代逐步形成完整思路。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解决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系统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特征,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解决好路径问题。“两个结合”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开辟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解决好魂脉和根脉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如何处理好魂脉同根脉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坚持魂脉来说,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另一方面从坚持根脉来说,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

这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最终结果是要在更高层次上,“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全文完)

(作者系中国史学会会长)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