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科技创新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着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系统谋划部署。近年来,在文物的发掘修复和文化遗产研究阐释、展示传播中,文化遗产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已成为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技赋能是更好推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的迫切需要。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我国从文化遗产资源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国转变,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在今年文博会上,以数字技术展出的浯溪碑林、敦煌壁画、三星堆青铜器引发广泛关注,让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适应当下越来越活跃的“文博热”“考古热”“非遗热”“国潮热”,要发挥科技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作用,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活化利用,让历史与现代交织,让文化与科技交融,使人们更加充分地感受、更加完整地体验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为保护文化遗产、延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提供科技支撑。
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质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部署,要坚持改革创新,深刻把握文化遗产领域科技创新的规律,突破固有思路,拓宽国际视野,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题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提升文化遗产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立足现状、稳扎稳打,优先在补短板、强基础上下功夫,优化布局,解决好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奠定文化遗产领域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积极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新业态,打造数字文博平台,以创新技术唤醒沉睡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中的文物,推动文博领域沉默资产转化为生产要素,实现对文化遗产及其历史、艺术、科学信息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加强文化遗产领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生产是创造性劳动,关键在人。要“目中有人”,把壮大文化遗产领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加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学科建设,加大文理交叉的文物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全链条体制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大师、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努力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文博科研人才队伍,夯实文化遗产领域创新发展的人才根基。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