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内卷”VS“躺平”:年轻人该如何突围?

作者:孙鲁霞 来源:2025年第14期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09时2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内卷”VS“躺平”:年轻人该如何突围?.png

记者问:

本期主持:陈家琦

近年来,“内卷”与“躺平”成为青年群体中的热议话题。“内卷”原本指社会资源有限时,竞争不断加剧却难以突破的现象,如今被广泛用于形容职场、学业中的过度竞争。而“躺平”则是一种与之相对的消极应对方式,部分年轻人选择降低欲望、退出竞争,以“低消耗”的方式生活。这两种现象看似对立,实则反映了当代青年在高速发展社会中的焦虑与迷茫。

作为思政青年教师,该如何看待这种社会现象?在思想引领层面,我们该如何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奋斗观,避免陷入“内卷”的消耗或“躺平”的逃避?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就业竞争加剧,青年人如何调整心态,既保持进取心,又不被过度竞争所裹挟?思政教育所提供的价值引导,能否让青年人在“内卷”与“躺平”之外找到更积极、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主谈人:

孙鲁霞:湖南共青团“80、90、00”青年讲师团讲师、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大学讲师

在网络媒介技术加速发展的当下,青年话语体系不断被重构。当面临理想与现实两难、利己与利他冲突、小我与大我交织、长期奋斗与劳而无功的困境和疑惑,“内卷”和“躺平”成为当代青年日常社交的高频词汇,反映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价值取向和情绪表达。然而,“内卷”与“躺平”并非硬币的两面、非此即彼,两者可能随时发生转换。

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廓清“内卷”和“躺平”的本质属性,警惕“内卷”和“躺平”文化对青年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等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帮助青年缓解现代性焦虑、引导青年涵养奋斗精神,做反对“内卷”、拒绝“躺平”的新时代好青年。

表面上看,“躺平”展现的是一种低欲望、低姿态的生存哲学,仿佛是对现实困境的消极顺从。实际上,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选择隐含着三种内在情绪。一是“逃避式躺平”,这类青年主动选择与主流价值观保持距离,筑起心理防线试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为自己保留一方“净土”。二是“无奈式躺平”,这些青年常在“奋斗—失望”中循环,内心充满理想破灭的疲惫。三是“自嘲式躺平”,这些青年虽然抱怨压力、高喊“躺平”,但实际仍在默默奋斗,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

2020年,某高校一学生边骑自行车边用电脑的图片意外在网络走红,“内卷”迅速成为解读当代青年社会竞争困境的关键词。当代青年的“内卷”也可以分为三种典型状态。一是“快乐卷王”,那些斜杠青年,把多线程生活玩成通关游戏。他们解锁各种技能在跨界探索中找到升级打怪的爽感。二是“精致利己卷”,他们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倡导“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把竞争玩成零和博弈。三是“被迫营业卷”,嘴上说着“求求别卷了”,身体却很诚实地跟着熬夜刷题,付出额外的成本却获得更差的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时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新时代呼唤青年人勇于担当时代责任。我们需要帮助青年在“内卷”与“躺平”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状态。首先,要关注青年的现实诉求,让努力能看到实际预期、兑换实在收益。解决“面包与理想”的生存悖论,要通过构建更加公平更加公正更加包容的发展赛道,减小家庭资本、社会资源等先天优势影响,让广大青年能够更多凭借自身努力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要引导青年树立奋斗价值理念。既要允许青年适当通过“躺平”宣泄“内卷”带来的负面情绪,也要及时正确引导青年。让青年明白,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本就是同一叙事的不同章节。奋斗不是为了“卷”赢别人,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谓成败,沿途所见皆是风景”,在奋斗中书写青春的美好回忆。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青年自我建构。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鼓励当代青年在“卷”与“躺”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把挫折当作系统更新的“补丁”、把压力转化为“技能树”的经验值,在伟大时代中找准自己的坐标,跳出“小小的悲欢”,不断超越自我、成就绚烂人生。

与谈人:

杜婉仪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2024级博士研究生

我认为这一现象的本质是资本逻辑下,青年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极端状态。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指出,“内卷”中个体看似主动竞争,实则是被资本操控,劳动沦为获取生存资料的工具,陷入“越努力越异化”的循环;而“躺平”则是青年对“内卷”困境的消极反抗,当意识到个人努力难以突破资本主导的竞争壁垒时,选择用降低欲望来对抗异化,却也可能陷入主体性消解的危机。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是破局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青年洞察本质,摆脱盲目竞争;红色文化传承的奋斗精神,为青年校准人生坐标。

杨净净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23级硕士研究生

以清醒之识,破“内卷”迷障。认清非理性消耗的本质,避免无意义竞争;树立科学竞争观,注重能力提升和潜能发挥。以进取之姿,拒“躺平”之惑。保持奋斗精神,涵养积极心态,明确个人定位,结合国家所需与自身所长,持之以恒砥砺前行。以理性之智,寻平衡之道。学会张弛有度,保持健康才能长久发展;善于协作共享,聚焦自我提升。以担当之勇,担时代之责。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于创新创造,开拓发展新空间;坚守道德底线,以诚信友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陈诗妍湖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2023级本科生

作为正在经历这一切的大学生,我更能体会“内卷”与“躺平”拉锯战中的真实痛感。二者的矛盾暴露的是青年价值判断的失焦。我们这代人似乎被卷入无形的竞争漩涡,有人用咖啡因续命换高分,有人用“躺平”标签掩饰迷茫,但本质都是对成功标准单一化的无声反抗。然而,成长从不是在同一赛道比快慢,而应是在多元天地里找坐标。面对AI带来的就业变革,我们更需要抓住核心,不盲目追逐风口,也不消极放弃成长。同时也要积极思考,将“小我”融入“大我”,将“内卷”的焦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时代的经纬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道刻度。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