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新形势下编制“五年规划”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作者:吴金明 来源:2025年第14期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10时30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新形势下编制“五年规划”要处理好几对关系.png

科学编制好“十五五”规划,需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一些重大关系,包括有中生无与无中生有、破与立、取与舍、全国一盘棋与因地制宜等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有中生无与无中生有的关系

“有中生无”是指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无中生有”是指通过创新创造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在编制五年规划时,必须处理好这对关系,既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不能忽视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从理论层面看,“有中生无”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强调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重组和效率提升;“无中生有”则体现了创新的突破性特征,强调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实践层面看,我国许多地区既有通过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的成功案例,也有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经验。例如,广东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浙江在改造提升传统块状经济的基础上,培育了众多新经济业态。正确处理这对关系,在规划编制中,一方面要设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明确目标和路径,推动“老树发新芽”;另一方面要为新动能成长留出足够空间,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设立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完善创新生态体系等举措,促进“有”与“无”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破与立的关系

“破”是指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淘汰落后产能和过时模式;“立”是指建立新的制度规则、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模式。编制五年规划必须把握好破与立的时序、节奏和力度,确保在破中立、在立中破,实现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从历史经验看,处理不好破与立的关系容易导致两种倾向:一种是破得不够,致使发展被旧体制旧模式所束缚;另一种是立得不及时,造成破后无序和真空。当前,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处理好这对关系。例如,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必须同步考虑职工安置和产业接续;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规划编制中处理破与立的关系,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哪些该破、哪些该立、如何衔接;其次是把握好破与立的时序,一般情况下应当先立后破,特殊情况下可以边破边立,但绝不能只破不立;再次是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基层探索破与立的有效路径提供制度保障。

取与舍的关系

“取”是指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舍”是指有所不为,主动放弃那些不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和项目。编制五年规划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好特色牌,走好差异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最优配置。从决策科学角度看,取与舍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资源禀赋和财政能力有限,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齐头并进。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路径转换期,更需要通过明智的取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例如,深圳主动淘汰低端制造,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在规划编制中处理取与舍的关系,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明确取舍标准,如是否符合国家战略、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等;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取舍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避免长官意志和政绩工程;强化政策协同,确保取之有支撑、舍之有保障。具体可以采取负面清单制度,明确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同时建立正面激励机制,鼓励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

全国一盘棋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全国一盘棋”强调集中统一和整体协调;“因地制宜”强调分类指导和地方特色。编制五年规划必须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既要确保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又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发展实际。“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治理体系看,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同时广袤的国土和多元的区域又要求必须因地制宜。例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统一要求,但上中下游的具体保护措施又各不相同;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统一部署下,各地根据资源禀赋探索出了多种实践模式。在规划编制中处理这对关系,首先要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全国性指标和约束性任务由中央统一确定,差异性指标和预期性任务给地方留出空间;其次是建立分类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政策;再次是完善区域协调机制,促进各地区在分工协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可以在规划中设置一定比例的“自选动作”,允许地方根据实际确定特色发展内容,同时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变化。

其他一些重要关系

推动湖南“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锚定党中央赋予湖南的使命任务,锚定湖南在全国的战略定位。除了上述四对基本关系外,还要处理好以下重要关系:其一,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的关系。把“十五五”规划目标与到2035年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贯通起来。其二,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既聚焦存量优化,锚定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做优做大;又要着眼增量崛起,挖掘和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其三,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精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启动湘桂运河建设,打造国际陆港新城。其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划既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又要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主体地位。政府主要负责“定规则”、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市场则在于“守规则”和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例如,在产业政策制定中,政府可以指明方向和支持创新,但具体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应由市场选择。其五、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规划编制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追求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益,又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妥善处理好“油门”与“刹车”的关系,把风险意识和安全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

总之,科学编制五年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