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持续推进学校思政课落细落实

作者:虢晶 来源:2025年第16期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09时0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持续推进学校思政课落细落实.png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如何将“关键课程”由宏观理念向育人实效转化,由顶层设计向微观操作下沉,亟须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实践逻辑与有效路径。

强化理念引领,在正本清源中筑牢思想根基。筑牢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之基。政治引领的生命力源于理论阐释的彻底性。其关键在于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思想困惑,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赢得学生价值认同,实现政治立场坚定性与学术逻辑严谨性的内在统一。践行理论性与实践性贯通之要。理论建构的价值归于实践行动的实效性。要坚持将“思政小课堂”深度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实践体悟中,实现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的价值升华。把握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之度。“守正”,即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则要求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时俱进地创新内容供给与方法载体。要通过举办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等,激励教师聚焦时代课题,探索教学新路径,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强化体系支撑,在系统集成中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纵向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遵循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建设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和试点区,构建省、市、县、校四级联动体系,通过跨学段集体备课、同题异构教研、一体化教学资源共享等机制,有效保障各学段的有机衔接与递进深化。横向融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矩阵。思政课不能“单兵作战”,必须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深挖各学科专业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绘制清晰的“学科思政映射图谱”,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制定“双师协同备课”等制度,有效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育人矩阵。立体拓展实践育人网络空间。着力构建“三圈层”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即夯实“校内圈层”,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价值观情境体验与辨析;深耕“属地圈层”,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推出“芳草计划”“大思政课”数字地图,打造沉浸式实践教学基地矩阵;激活“云上圈层”效能,做优本地文化为底色的网络思政品牌,实现育人时空全方位覆盖。

强化方式创新,在精准施策中提升育人质效。推行“分众化”教学策略。基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精准画像,深入研究不同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认知习惯和学习偏好,定制差异化、专题化的教学方案。借力“智能化”信息技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全过程。要运用技术手段实时监测课堂互动效果与学生情感反馈,动态优化教学节奏与内容呈现,精准推送优质学习资源,为思政课注入智能化动能,有效提升教学效能与覆盖面。开发“生成式”教学资源。社会实践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源头活水。要鼓励师生共创反映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的微电影、动漫、短视频等融媒体教学产品,建设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云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动态更新与共建共享,从而使思政课内容常讲常新,永葆生机活力。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 荷·趣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