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刘桂云:骁勇善战敌胆寒

作者:邹艳 来源:2025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08时2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刘桂云:骁勇善战敌胆寒.png

刘桂云(1911-1943),湖南茶陵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和营长。1934年10月随军参加长征。抗战爆发后奔赴华北,参与组建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二分区十九团团长,率部作战屡立战功。1943年10月突围时牺牲,年仅32岁。

抗战时期,在山西盂县,流传一首称赞八路军的赞歌:“英勇善战的十九团,和鬼子血战在四楞山,战斗打了多半天,消灭鬼子一百三……”当时十九团的团长就是刘桂云。

刘桂云1911年出生于茶陵县贫困农户,自幼饱经生活磨难。1929年,刘桂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方面要求政治上的进步,一方面努力学习文化,和战士们一道上识字班。他常年带着一本《学生字典》,一有空隙,便掏出来看一阵子,文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1932年,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独立一师与独立三师在茶陵高陇沙子岭,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战斗。刘桂云置生死于度外,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一个人就缴获了3支枪。他在部队中不断历练,从排长一路晋升,先后担任连长、营长等重要职务。

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桂云奉命奔赴冀西的灵寿、平山一带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参与组建了抗日第八支队。在战场上,刘桂云宛如一把利刃,直插敌人的心脏,屡次给日军沉重打击,让日寇胆战心惊。1939年3月,晋察冀第四分区第五团成立,刘桂云任副团长。

利剑出鞘显本色,英雄气概震乾坤。1940年8月,刘桂云率领五团参加了百团大战,受命攻打娘子关,破坏正太铁路。娘子关,地势险要,是打通抗日通道的关键节点,是日军严防死守的战略要地。战斗打响后,刘桂云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的战斗场景:“右纵队五团向据险顽抗的日军进行强攻,在峻峭的山坡上,战士们冒着浓密的火力网,前赴后继地向娘子关的敌堡垒仰攻,经过3个小时的反复冲击,终于夺取了敌人的堡垒,天近黎明的时候,我军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娘子关。”这次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

1942年9月,团长刘桂云带领第十九团深入山西省盂(县)寿(县)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盂寿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狡猾的日军侵占该地区后,构筑碉堡,封锁沟渠,防范得密不透风。刘桂云紧紧依靠群众,很快站稳了脚跟。12月中旬,他率团驰援盂县麻河驿粮站,在盂县东北的青羊岭与日军展开激战,对敌人进行三面围攻,一天时间里连续打退了日军17次冲锋,歼敌200余名,将日军大队长打成重伤,日寇的嚣张气焰被彻底打压。

1943年10月11日,因内奸告密,十九团四连和侦察连的一个排被日伪军包围。刘桂云率部激战,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2岁。1944年底,盂县、阳曲两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盂县大独头村的后山,为刘桂云修建了一座纪念塔,缅怀他的抗日功绩。2015年8月,刘桂云名列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