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在坚定历史自信中增进政治认同

作者:许静 来源:2025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08时4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在坚定历史自信中增进政治认同.p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历史自信越坚定,政治认同感就越强烈,在政治行为上就越能够自愿接受和自觉遵循。

把握基本要求,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增进政治认同。在历史自信中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规律,筑牢政治认同的历史根基。政治认同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的自信之源。在历史自信中感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夯实政治认同的理论底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在历史自信中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自信,深化政治认同的制度逻辑。在历史自信中感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取向与根本立场,激发政治认同的情感共鸣。政治认同的最根本要求是认同党的人民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学习人民、相信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真理阐释。

打造“三个阵地”,在深化历史认知中增进政治认同。‌精心打造课堂教育“主要阵地”、网络媒体“特色阵地”、社会实践“前沿阵地”。善用“大思政课”模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实践,构建“理论学习—实践体验—价值内化”三维教育体系。开展立体化课堂教学,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研讨并重的“双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智能化,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社会实践中坚持以红色实践赋能信念传承,通过沉浸式主题党建团建共建活动,将历史现场转化为生动的政治认同教育课堂。

完善历史话语,在树牢历史思维中增进政治认同。以历史思维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需要加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创新历史学习教育形式,善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发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同时要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学会运用网络语言阐释热点话题,实现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融通。

认清历史使命,‌在强化历史担当中增进政治认同。学习“五史”是为了“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历史已赋予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关键是我们要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形势、明确方向;要以历史主动精神顺应历史逻辑、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要把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转化为我们解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转化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动能。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邵阳学院基地研究员)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