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看阅兵
能见证盛典无比激动和自豪
艾爱国 “七一勋章”获得者、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焊接顾问
9月3日,我有幸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见证那震撼人心的阅兵盛况。站在城楼上,56门礼炮80响轰鸣,声声震撼;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歌声嘹亮。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内心满是对祖国强大的激动与自豪。
新型坦克、高超声速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一一亮相,展现出我国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强大实力。作为一名在焊接岗位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产业工人,我深知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国家发展对高精尖技术的需求。
受阅官兵们整齐划一的步伐、精准的操作,展现出米秒不差的精准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种精准化、专业化精神融入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焊接技术水平。同时,阅兵中装备方队的协同配合、各兵种之间的密切协作,也让我更加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我将更加注重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共同为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努力。
国家强,咱工人腰杆才硬。80年前,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民族独立;今天,产业工人要用精湛技艺与不懈创新,挺起国家现代化的脊梁。我会把这份观礼的荣光转化为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盛大场面胜过任何史诗油画
舒 勇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湖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执行主席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很荣幸能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式不仅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部恢宏壮丽的流动史诗,是科技与艺术在长安街上完成的伟大融合,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当受阅部队以刀削斧劈般的直线列阵于东长安街时,我仿佛看到一座用钢铁与信念铸就的移动长城。战士们目光如炬、坚挺如钢的身姿,构成了一道道比任何古典雕塑更富有力量的立体线条。当阅兵进行到分列式环节,空中护旗梯队掠过天际的瞬间,直升机旋翼划出的弧线与飘扬的旗帜形成绝妙的构图。战旗方队浩荡而来,每一面饱经战火的功勋旗帜都在阳光下泛起历史的金光,这些褶皱里藏着的英雄故事,胜过任何一幅史诗油画的厚重笔触。
在这场阅兵中,我看到的不仅是尖端装备,更是一个民族用科技与艺术共同编织的和平屏障。我深知和平、稳定、安全的环境是艺术创作的保障,生活在这样的国度,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幅盛世长卷中的幸运笔触,在和平与尊严的守护下,尽情描绘生活的绚烂色彩。
镜头里的盛世回响
辜鹏博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记者
晨光穿透云层,将鎏金般的光辉洒向天安门广场。我端着相机站在观礼区,透过取景框凝视眼前的一切——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汇,庄严与感动如光线般清晰而灼目。9月3日,这座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广场,再一次成为世界注视的焦点。
80年过去了,历史的痕迹并未随时间湮没。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时常在档案中与那些发黄的老照片相遇:模糊的影像里,有呐喊,有坚守,有牺牲。而今天,我站在这里,用镜头对准新的历史——不是为了遗忘,而是为了延续那一代人的注视。
天空中,直升机梯队组成“80”字样呼啸而过,14道彩烟如画笔挥写和平。我从长焦中望去,仿佛看见80年前那群喜极而泣的人们正透过我的镜头,与此刻相望。他们用生命换来这一天,而我,用镜头接续这份记忆。
观礼台上,百岁老兵抬起颤抖的手敬礼。那是一张发黄照片未能说完的故事,是穿越烽火岁月最终抵达的安宁。年轻战士肃立如松,我捕捉他们清澈而坚定的眼神——他们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未来的守护者。
当8万只和平鸽振翅高飞,8万只彩球腾空而起,我放下相机,凝望这片被希望点亮的天空。有些画面,镜头可以记录;有些情感,只能用心显影。80年前,有人用生命争取和平;80年后的今天,我用镜头守护记忆。
天安门广场渐渐恢复平静,但快门声仍在我心中回响。我从取景框中看到的不只是盛世庆典,更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视觉史诗。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能做的,是将这一刻的光辉收入镜头,将和平的力量传递给未来。
精神长励使命在肩
谢永红 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
能以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耳闻礼炮鸣响、目睹国旗升起,我深感无上光荣。未来,我将更加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最郑重的回应。回到承载百廿荣光的校园,我将把阅兵式中所见的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教育实践,引导师生以“考场即疆场”的锐气迎战学业攻坚,以“笔锋似剑锋”的胆魄攀登科学高峰。让我们共同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之强韧,支撑祖国之强盛;以青春之远征,续写盛世之华章。
无上荣光永远铭记
周树辉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9月3日,我十分有幸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入选代表受邀到天安门观礼,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无上荣光,我将永远铭记。我在现场深深感受到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人民军队的壮大!当全场几万人齐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歌唱祖国》时,我不禁热泪盈眶。作为党校教师,我将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始终做到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为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深化二战史抗日战争史研究,尽绵薄之力!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