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道算术题”巧解湖南答卷
3月7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湖南代表团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过去一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重点是做好‘加减乘除’四道算术题。”四道算术题的形象比喻,是湖南科学把握管与放、稳与进、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新的方略谋划。当下的湖南,正以昂扬的激情、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全面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加法”,就是加大要素投入,推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力量向“三个高地”集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更重要的是“聚合力”,通过市场化机制,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聚焦科技领域重大部署,湖南统筹财政资金资源,支持科技创新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2024年,“4+4科创工程”取得重大科研成果40余项,高端要素支撑作用的不断增强,让湖南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彰显。
“减法”,就是积极为各类经营主体松绑减负,让其在“三个高地”建设当中大显身手。“减”体现在减负担。政策的温度、执行的力度,这都关系到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近年来,湖南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的“助企纾困”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涉企行政检查中的突出问题,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2024年,湖南实有经营主体达764.11万户,总量进入全国前十,成为湖南积蓄动能的重要磁力场。
“乘法”,就是积极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把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湖南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和产业培塑行动,13条重点产业链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点。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及产业链优化措施,为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75万家。创新驱动,让新质生产力生机勃发,在“腾笼换鸟”的同时,推动了湖南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除法”,就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破除“三个高地”建设当中的瓶颈、堵点、痛点问题。“除”在于清障碍,必须奔着问题去,盯着实效改,轻装上阵才能稳健发展。去年9月,湖南出台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用好改革这把“万能钥匙”,系统部署推进300多项举措。从传统产业升级的涅槃重生,到能源结构转型的爬坡过坎,再到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换道超车,以改革思维破题、以创新方法突围,让湖南发展活力如春潮般奔涌不息。
当下的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加减乘除”四重奏激昂演绎,探寻复杂问题的解题之道,努力把眼前的坎化为向上攀登的梯,以敢闯敢干的新气象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