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进一步推动湖湘文化全球共享

作者:杨卓 来源:2025年第19期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1日 08时40分05秒 编辑:杜庭语

进一步推动湖湘文化全球共享.png

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切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湖湘智慧。

校准湖湘文化时代坐标。当前,湖南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扎实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从魏源“睁眼看世界”的启蒙精神,到改革开放初期《走向世界丛书》的思想破冰;从“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等产业突围,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数字文化新军崛起,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始终与时代命题紧密关联。当前,必须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理顺内宣与外宣两大领域,结合湖南实际,把握机遇挑战,找准方位坐标,强化使命担当。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和“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过程,抓住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庆典,让国际社会更好理解认同新时代中国、当代湖南的建设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外宣总体布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构建文化共享创新范式。在数字文明新赛道上,湖湘文化全球共享需坚持“守正创新”总体原则,实现精神内核与时代语境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做好标识提炼和系统构建。湖湘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根源在于兼具“形而上的哲学性”与“形而下的实践性”。如将“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升级为全球治理的公共价值,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转码为数字文明发展范式,将“兼收并蓄”的开放胸襟具象为文明互鉴实践。应进一步提炼湖湘非遗民俗、文学艺术以及湖南现代化发展中最能体现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海外受众感兴趣的文化标识,通过“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促进价值共鸣。另一方面,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湖南以科技加持打造的影视娱乐、版权输出等数字文化贸易已走在全国前列,“山海”数字文博平台等数字发展彰显出新质文化生产力的强劲动能,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业矩阵。要继续借力湖南“三个高地”和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东风,强化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建设文化传播新基站,构建数字文明时代对外话语体系。

打造全球共享支撑体系。破解文化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关键在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创新教育机制。湖南正在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和学科布局调整,应树立“做强做大双一流高校”“以强带弱”的总体原则,推动相关高校将办学资源向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与急需紧缺专业倾斜,增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夯实科技支撑。好平台是人才成长的大舞台。应加快搭建文化基因解码、数字云端、智能传播三大平台,破解文化转化的标准尺度难题,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永生,打破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及语言壁垒。加强人才培养。充分依托湖南高校、媒体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区域、行业协作与国际科研、教学、实践合作机制,推动高校与行业人才双向流动,实现文化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在人才互聘、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形成人才培养从理论、实践到就业的完整闭环,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跨文化复合型人才。

(作者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湖南基地研究员)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