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敢于“试错”,年轻人成长的必修课

作者:王蓝浩 来源:2025年第19期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1日 09时40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敢于“试错”,年轻人成长的必修课.png

青年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尤其是新兴产业中的年轻人,他们的能力水平、精神风貌,不仅关系着我国当前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进程,更影响着未来数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势头。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指明方向,“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等重要抉择时,敢于“试错”将是成长道路上的一堂必修课。

正确看待年轻人试错。敢于“试错”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爱迪生发明电灯前尝试了上千种材料,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至今记得,2007年,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大学调研并观看“大鼠机器人”实验演示。不知什么原因,实验演示出现失误。习近平同志宽慰道,“实验中出现失误是很正常的”,并鼓励“年轻人要多尝试学科交叉研究”。破除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青年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创新、脱颖而出。年轻人更应当认识到,“试错”不是对生命的浪费,而是对生命最负责任的投资。

多给年轻人“试错”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想干事、成大事,就难免犯错。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要允许“试错”,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试错”是一种勇气,自古以来,人们对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充满敬佩,我国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也正是得益于敢于吃螃蟹的人。给年轻人“试错权”,让年轻人能够在改革的大潮中激流勇进,这体现出的是对改革先行者的一种宽容和鼓励。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建立试错容错免责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挫折、容忍失败”的氛围,激发年轻人改革创新的激情,帮助他们放开手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上舞出自己的风采。

年轻人要从“试错”中反思。“试错”不是毫无章法的盲目尝试,而是有策略的探索过程。年轻人要及时总结每次尝试的经验教训,形成“实践—反思—改进”的良性循环,将失败视为学习机会而非个人缺陷,在这种“试错”中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年轻人正处于人生最具可塑性的阶段,“试错”成本相对较低而收益潜力巨大。敢于“试错”不是鼓励轻率行事,而是倡导在充分准备基础上的勇敢探索。正如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言:“所有生命都是解决问题的尝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敢于“试错”将成为年轻人应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让年轻人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每一次尝试,在“试错”中成长,在挫折中蜕变,书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华章。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