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沉默的荣耀》:一部现代语境下的悲剧史诗

作者:周石星 来源:2025年第22期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6日 08时0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沉默的荣耀.png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当《沉默的荣耀》中吴石将军踏上赴台征途说出这句台词时,一种深刻的悲剧感已然笼罩全剧。这部首次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电视剧,以其真实的历史底色和崇高的悲剧美学,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沉默的荣耀》打破了传统谍战剧的创作套路,它不依靠情节的反转与悬念维持观众兴趣,而是开创了一种以已知结局为前提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选择与史诗悲剧的审美理念不谋而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的目的是通过引发怜悯与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与净化。观看《沉默的荣耀》,观众明知英雄终将牺牲,却依然为其每一个化险为夷而欣慰,为其每一次抉择而动容,这种情感体验远远超越了普通谍战剧的娱乐性,达到了一种崇高的审美境界。

史诗悲剧的核心魅力之一,在于英雄在命运面前依然保持选择的自由与尊严。《沉默的荣耀》中的英雄群像,在面对历史洪流时,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自主选择能力。吴石将军的一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是其使命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抉择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主动承担历史使命的勇气。剧中通过闪回手法,呈现了吴石思想转变的过程:他从一个笃信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军官,转变为心向共产党的隐蔽战线英雄,这一转变是基于对历史潮流的清醒认知。

黑格尔在讨论悲剧冲突时指出,真正的悲剧不在于善恶对立,而在于两种存在的冲突。《沉默的荣耀》深刻把握了这一悲剧本质。剧中反派谷正文、毛人凤等角色并未被简单脸谱化。谷正文甚至被塑造为一个智识与阴鸷并存的高段位对手,他能从一本《雅舍小品》推断出中共台工委的密码本,其洞察力令人惊叹。这种对反派的立体刻画,使正邪较量不再是简单的善恶对决,而是两种信仰体系的碰撞。英雄们的抉择因之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悲剧意义:他们不是在与愚蠢的敌人周旋,而是在与强大的对手进行智力与意志的较量。

在娱乐至上一时盛行的电视剧市场,《沉默的荣耀》选择了一种近乎“冒险”的悲剧叙事,这引发我们思考:在当代社会,悲剧艺术的价值何在?这部剧作给出了一个答案:悲剧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净化与精神升华。当观众含泪陪伴英雄走完最后一程,感受他们的不舍与牵挂,见证他们的勇敢与牺牲,这种共鸣就是当下能够触摸到的信仰温度。

《沉默的荣耀》还具有激活历史记忆的现实意义。该剧播出后,无数观众自发前往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在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像前献上鲜花。这一现象表明,剧作不仅讲述了历史,更使尘封的历史记忆转化为生动的集体认同。

在“台独”逆流甚嚣尘上的当下,《沉默的荣耀》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和鲜活的人物命运,击碎了“台独”分子“去中国化”的妄想,重塑了海峡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它告诉我们,国家统一从来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用信仰铸就的丰碑。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