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培植文艺芬芳的沃土

作者:郭天保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5日 11时43分23秒 编辑:陈家琦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传递时代声音、讲述奋斗故事,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去年以来,张家界在文艺宣传上亮点纷呈,频频出彩:组建交响乐团亮相星城,多名组合歌手登上央视,“梦圆2020”脱贫攻坚主题文艺创作比赛获两个艺术门类一等奖。特别是一曲《你莫走》持续爆红,网络综合点击量超过80亿人次,成为地域民族音乐异军突起的现象级作品。

步随流水觅溪源。一方文艺沃土,是文艺现象形成的关键。近年来,张家界坚持从政策制度、文化环境等关键处统筹,从市场营销、文旅融合等环节上着力,从人才培养、精神产品等成果上落脚,在张家界这片绿色家园、红色热土上催生出张家界文艺现象。

深耕沃土、搭台联姻,营造大环境。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抢抓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大好时机,先后制定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群众文艺团体奖励扶持办法》等制度,激发全市文化文艺发展活力。全市文艺能人十分活跃,“山水组合”“歌梅拉”“扎扎朵”等组合歌手的舞台不断延伸。搭建广阔的文艺交流平台,促进繁荣发展。在黄龙音乐季、桑植民歌节、国际旅游诗歌节、世界遗产摄影大展等系列文艺活动中,吸引多元艺术参与和交流互鉴,多角度宣传张家界绝美风景和丰厚人文,有效提升了张家界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对本土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创新编排,打造出以《张家界·魅力湘西》《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张家界千古情》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演艺节目,深受游客追捧,成为市场翘楚,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培种育苗、传承创新,打出组合拳。立足大地深挖“土”。勤耕沃土,是文艺行稳致远的动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深耕本地文化沃土,扎根优秀民族文化,对神奇神秘的“古庸文化”“巴楚文化”“溇澧文化”深度挖掘、创新表达。对张家界阳戏、桑植民歌等10大类8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呈现,打造了一批节庆活动品牌,展示了本土多元厚重的文化优势。放眼世界巧用“洋”。以开放胸襟、扬弃姿态吸纳外来文化。定期举办国际性文化艺术交流,受邀参加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赴多国开展文化交流。以乌克兰国家功勋交响乐团为班底,组建张家界爱乐乐团,推进高雅艺术与旅游营销结合,与惠民演艺结合,打造了“国际张”又一文化名片。与时俱进力推“新”。“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艺尤需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意包装、时尚表达,乖幺妹土家织锦布料被欧美奢侈品牌衣服和箱包采用。鼓励张家界爱乐乐团对交响乐进行大众化改造,创作改编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桑植民歌,将“阳春白雪”送到景区景点和田间地头,推进高雅艺术在溇澧大地扎根。

润花著果、岁物丰成,催生大繁荣。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商贸交汇融入,让文化资源、文化积淀、文化优势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催生产业、拉动指标、促进转型发展的有力推手。文化叠加民俗,一批节庆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市城区元宵灯会、桑植民歌、土家“六月六”等活动成为宣传张家界的“文化名片”。文化植入产品,军声砂石画、土家织锦、土家刺绣等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国门,展示了“国际张”的文化魅力。文化走进乡村,苏木绰乡村旅游带动16个贫困村成为全省乡村旅游明星村。文化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复工复产”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文艺形式宣传全市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事迹和显著成效,出版战“疫”专集。文化惠及民生,惠民演艺每村(社区)每月一场电影,送戏下乡每村每年一场戏。扶持民间文艺团队,200多个“草台班子”登上舞台,500多支乡村文艺团队脱颖而出。

(作者系中共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