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 墨子·兼爱(节选)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译文】
墨子说道:仁义的人治理政事的原则,一定要增进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祸患,像这样来办事。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利益是什么?天下的祸患是什么?墨子说:就像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攻打,家与家之间的互相篡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伤害,君王不惠,臣子不忠,父亲不慈爱,儿子不孝顺,兄弟之间不和睦融洽,这就是天下的祸患啊!
然则崇(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考察这祸患是怎么产生的呢?因为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因为不相爱而产生。如今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其他国家,所以肆无忌惮地动用全国的力量去攻打别的国家。如今一家之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而不爱别人的家,所以肆无忌惮地动用全家的力量去篡夺别人的家。如今的人只知道爱他自己,不去爱别人,所以肆无忌惮地使出浑身的力量去伤害别人。诸侯之间不相爱就必然硝烟四起,家主之间不相爱就必然相互篡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就必然相互伤害,君臣不相爱就必然不惠不忠,父子不相爱就必然不慈不孝,兄弟不相爱就必然不和睦融洽。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者必然要欺凌弱者,富者必然要侮辱贫者,高贵者必然要傲视下贱者,狡诈的必然要欺负愚笨的。凡是天下祸乱、篡夺、怨愤、仇恨,之所以会出现,都因为不相爱而产生,所以仁义的人认为这样是不对的。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译文】
既然认为这是不对的,那么怎样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大家都相亲相爱、互相得利的方法改变它。然而怎样是相亲相爱、互相得利呢?墨子说:看待别的国家如同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别的家庭如同自己的家庭,看待别人的生命如同自己的生命。这样,诸侯相爱就不会战乱纷纷,家主相爱就不会相互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相互伤害,君臣相爱就会带来惠忠,父子相爱就会带来慈孝,兄弟相爱就会带来和睦。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的就不会欺凌弱小的,人多的就不会胁迫人少的,富贵的就不会侮辱贫困的,高贵的就不会傲视低贱的,狡诈的就不会欺负愚笨的。凡是天下的祸乱、篡夺、怨愤、仇恨,都可以使它们不发生,就是由于相爱的缘故,所以仁义的人赞美它。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然而如今天下的士君子说:“是的,那样兼相爱是好的。虽然好,但却是天下难以办到的事啊!”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只是没有认识到它的好处,了解到它的道理。现在人们攻打城市、战乱四起,为了成名而牺牲自己,这是天下老百姓都觉得为难的,但如果国君喜欢它,为官的和老百姓就会去做。何况兼相爱、交相利,与这些不同。凡是爱人的,人必然随即爱他;利人的,人也随即利他;憎恶人的,人必然随即憎恶他;害人的,人必然随即害他。这有什么难呢!只是国君不把“兼爱”体现在治理政事中,当官的不把“兼爱”付诸行动罢了。
节选自《墨子》,方勇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3月第2版。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