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发挥村主干引领作用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肖长征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9期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07日 05时09分38秒 编辑:陈家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好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简称村主干)的领头雁作用,组织带领村民共同奏响产业兴旺奋进曲。

选优配强村主干队伍。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牛鼻子”,也是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短腿和瓶颈,村主干应当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产业导向,用发掘人才的思路科学选人用人。打破唯年龄、唯学历的思维定式,树立以发展产业为导向的村主干选任标准,在注重品德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把有产业经验、能致富会带富的“能人”找出来,把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而且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富人”选上来,把在外经商创业、年富力强、敢想敢干、勇于改变落后面貌的“强人”请回来。增强培训实效,为产业发展强志增智赋能。根据村主干的实际情况、所在村发展水平,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针对落后村主干发展信心不足的情况,组织他们到自然禀赋、发展基础原先相似、现在已发展起来的村去考察,增强发展信心。针对有的村主干思路办法不多的情况,多组织外出参观,让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强化绩效考核,切实用好产业发展指挥棒。调研发现,有的乡镇对村级工作的考核没有设置产业发展指标,使得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其他事务上,忽视了产业发展。要切实用好考核指挥棒,把抓产业发展作为村级工作考核的重心,进一步加大权重,使村主干带领群众抓产业、谋发展的重要职责凸显出来。大力减压减负,使村主干集中更多精力抓产业。目前来看,村级工作面临各条线的检查,会议较多,需要填报的资料台账多达十余种。为此,要进一步精减会议和村级内务工作,建立下放到村的事务工作正面清单,减少对村工作考核检查台账资料、会议记录的范围和频率,让村主干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扶持体系。农业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险高,只有让村主干或产业大户带头示范,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后,群众才会跟着来。因此,要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和扶助,鼓励村主干带头发展产业项目,形成带动效应。在土地有序流转上扶持。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鼓励村主干牵头领办“农村土地银行”,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实现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鼓励村主干参与创办公司、合作社或产业基地,让村民采取土地互换、土地出租、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经营规模化。在资金多元投入上扶持。广泛宣传“乡村也是金矿、投入也有回报”的理念,开展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探索由政府出资引导、吸收工商资本参与,在县乡两级成立农业发展股权投资公司,推动基础较好、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扩大规模。充分挖掘山、林、水、旅游等自然资源作为投入,吸收其他资金参股进行开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对示范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技术支撑保障上扶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培养更多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针对发展产业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技术巡回指导服务队,对重点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技术指导。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继续加大选派科技特派员力度,鼓励基层农技人员以一定比例技术入股农业产业,调动他们服务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在有效防控风险上扶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探索构建政府出资补贴的农业产业保险体系,对重点引导的产业项目进行投保。在乡镇成立产业发展协会,吸收本乡镇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以及获得评级授信的农户自愿参加,进行整合运作,增强信用支持,实现抱团发展。

激发村主干投身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村主干是本村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是受益者,要充分激发他们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和活力,为产业振兴提供强劲带动力。舍得奖,让敢闯敢干的村主干干事有甜头。树立乡村产业也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理念,探索建立村干部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对发展产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给予重奖,使其充分感受到为群众造福带来的成就感。完善村主干薪酬收入构成,鼓励村主干领办或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并允许其以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入股占有一定比例。大胆用,让年富力强的村主干发展有奔头。加大乡镇公务员定向招录村干部力度,偏远乡镇可明确一定编制从村主干中招录。同时,改进招录考核方式,建立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产业实绩突出的优秀村主干招进来。录用后,可固定在本乡镇工作一定年限,并派驻到产业落后村指导发展产业,形成良性机制。敢于挺,让公道勤廉的村主干工作有想头。建立村主干慰问关怀制度,对因年龄问题退职但在任期间表现突出的,适当延长其购买养老保险年限。敢于为担当作为、廉洁过硬的村主干撑腰站台,营造理解、关心、支持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让他们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群众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