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赏析 | 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作者:桑月鹏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4期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5日 03时46分41秒 编辑:陈家琦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期我们节选刊登毛泽东《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从而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src=http___5b0988e595225_cdn_sohucs_com_q_mini,c_zoom,w_640_images_20171107_4f13a27a9ec04d478320664cef4d6df5_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_cdn_sohucs.jpg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善于捕捉历史机遇,主动谋划,积极向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准确介绍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和灵活形式,冲破国民党的舆论封锁,向世界传播自己的主张,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形成了我们党“得道多助”,侵略者和国民党“失道寡助”的强大舆论攻势。延安时期外宣实践积累的成功经验、形成的鲜明特点一直被总结、传承和发展,对做好当下的工作仍有深刻启示。

延安时期,我们党面临国民党的全面封锁和对舆论的控制,与国际社会的联系被完全隔断。漫天的谣言极度丑化扭曲我们党的形象,“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这句话真实地道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认识到要转变这种不利的舆论形势,打破国民党的舆论封锁,与国际社会建立联系,必须加大对外传播,使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各项政策。瓦窑堡会议之后,党中央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外宣传策略,积极寻求国际社会舆论支持与国际援助。毛泽东等敏锐地捕捉到外国记者有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的渠道和能力,决定邀请外国记者来延安采访,记录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情况。

1936年,在宋庆龄的引荐和党中央的精心安排下,美国进步作家、著名记者斯诺绕过重重封锁来到陕甘宁边区。毛泽东对这次采访非常重视,将此视为冲破国民党舆论封锁,向国内外人士客观介绍中共政策主张、展示党和红军形象的重要契机。为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就“对外邦如何态度——外国新闻记者之答复”的议题进行了研究。在苏区的四个月时间里,斯诺获得了充分的采访自由。他考察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访问了普通的红军战士和老百姓。还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与毛泽东的多次谈话。毛泽东在富于雄辩的谈话中引经据典,故事迭出,全面地向斯诺介绍了抗战形势、内政外交、联合战线等问题。他敏锐地抓住大多数国家具有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意愿,向国际社会传递出只要愿意加入“反侵略、反战、反法西斯的世界联盟”的国家“都将作为友好国家受到我们的欢迎”的积极信号,同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和军队战胜日本侵略的决心和能力。此外,毛泽东还应邀向斯诺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个人经历,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口述个人自传。

深受触动的斯诺,在离开苏区之后迅速发表了大量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和红色中国的报道,并于1937年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这本书一经问世便轰动世界,在国外多次再版,先后被翻译成法、德、俄、西、意等十余种文字出版,被国际媒体评价“真正具有历史和政治意义的著作”。

斯诺的报道揭开了中共及红军神秘的面纱,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国际新闻界掀起了一股报道“红色中国”的旋风,越来越多的记者、观察家来到延安,将延安欣欣向荣的面貌和八路军、新四军的伟大战绩宣传出去。国内外敌对势力强加给中国共产党的“流寇”“残匪”的国际形象得以澄清,使中国共产党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不利舆论环境。

历史的车轮转到当下,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外传播资源更加丰富多元,在国际社会的声音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国际舆论场有关“话语权”的较量从未停止。由于西方长期掌握着“文化霸权”,进行歪曲和不实的宣传鼓动,关于中国的报道和宣传仍然存在被扭曲的解释、被屏蔽的真相、被颠倒的事实。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再到疫情以来美国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各种歪曲抹黑污名化攻击,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在“他塑”中一直被西方社会误读、误解。“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多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从根本上解决“挨骂”的问题,并从职责使命、重要任务、实现路径等方面做出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关论述,明确了国际传播的职责使命,即“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塑造好中国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关论述,阐明了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即提升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备受世界关注,但其间臧否不一,褒贬并存,针对我们在国际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人云亦云,舍己芸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论述,明确了国际传播的实现路径,即“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择要而言,就是运用“讲故事”这一国际传播最佳方式,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用各种精彩、精练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同时,还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延安时期艰苦的物质条件和恶劣的国内外环境没有遮挡住共产党人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襟,没有磨灭共产党人的自信和豪情,通过卓有成效的对外宣传,共产党人赢得了世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抚今追昔,在我们今天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道路上,我们当有更加坚定的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