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第一山”情思

作者:石光明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23期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7日 03时02分35秒 编辑:陈家琦


神州万里,不知多少名山大麓。遍览华夏,被称为“天下第一山”的不少。我说的“第一山”,是红军长征第一山。且非关山月国画题名《长征第一山》的瑞金城外云石山,那是长征的起点。我情思系念的“长征第一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过的第一座大山,它叫舜皇山,又叫老山界,是南岭山系的西北支——越城岭的主干部分,位于湖南新宁、东安和广西资源、全州交界处。陆定一描述:“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舜皇山是座什么山?为什么又叫老山界呢?“天下名山孰称皇”,唯有舜皇山,是国内唯一以古帝皇命名的山脉。4000多年前,华夏部落首领虞舜为帮助长江流域各部落掌握先进农耕文明,南巡来到这里,教农耕,奏韶乐,作南风歌,以德化人,还给舜皇山西南麓的丹霞群峰命名“崀山”。连山下的资江,得名也来自虞舜在这里引导人们使用货币交易。中国最早的货币为天然海贝,所以“资”从贝。“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书说,舜帝南巡后湖南便成为“王化之地”。蕴含了舜皇高风厚德的大山峻岭,绵延耸峙了数千年,确实当得起一个“老”字,故当地百姓尊称为“老山界”。可以说,它的历史海拔高度胜过了众多名山大岳。

我在舜皇山下的新宁县生活多年,却不遑深入舜皇山,更没想到著名的老山界,竟然藏于这莽莽大山里。今年暮春,朱德元帅嫡孙朱和平将军题写的“舜皇山老山界”碑刻揭幕,受邀登舜皇山,才读到现实版的老山界。

上山的路,不知写了多少个“之”字。时近谷雨,山中雾大,坡崖边不时有映山红撩开雾帘,让我惊艳。车到天台界,这儿本是观赏高山杜鹃的最佳地点,茫茫云雾却把山岭包裹得严严实实。有人唱起那支熟悉的歌:“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一时引起共鸣,大家都盼着云开雾散呢。苍茫中,碑刻巨石兀然峭立,“舜皇山老山界”六个红色大字赫然在目,两边还竖排刻了几行小字,是陆定一散文开头和写下山的句子。湘桂古道似一根粗藤,在山崖下若隐若现。当地人称湘桂古道为“官道”,有上千年历史,是古代湖南与广西的主要通道。雾漫漫,白茫茫,舜皇山愈显神秘。读着碑刻,时光又翻到了87年前的那一页。

舜皇山横斜在湘桂边界,是中央红军计划转移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必由之路。渡过湘江的红军一路疾行,连夜翻越舜皇山老山界。28岁的陆定一当时是中央第二纵队政治宣传部干事,这一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写下《老山界》一文。

1934年12月初,红军分三路翻越了老山界。其中,中央一、二纵队从广西全州大西江翻过老山界,经湖南新宁界牌,左拐向广西资源,进入越城岭西延山脉腹地。老山界暂时阻隔了湘、桂军的追击,中央纵队宿营的小山村叫榨油坪,在湘桂边界,这里山深林密,山溪淙淙,流向资江。在这里,中革军委发布命令,缩编后方机关,多余人员编入作战部队,检查抛弃销毁不必要的文牍、物资和行李,以适应作战需要。

湘江战役是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中央红军从出发前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来人,给红军指战员带来极大震动。自此,李德在红军中的地位彻底动摇。周恩来感受到了红军指战员对李德的强烈不满,越来越意识到,没有军事民主,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一个不懂中国国情的外国人,是不能将红军带出困境的。在艰难而又重要的抉择关头,他开始注意毛泽东的意见。金一南《苦难辉煌》这么记载:“突破第四道封锁线过湘江之后,毛、张、王开始在会议上公开批评中央的军事路线。从翻越广西北部越城岭的老山界起,中共中央领导内部的争论公开化了。”“这就是索尔兹伯里所谓的‘担架上的阴谋’。”

因此有人说,老山界是中央红军的“救命山”,没有老山界下的转折,就不会有通道转兵。决定红军命运的遵义会议,就是在舜皇山老山界山脉开始孕育。

那么,今天的老山界怎么样了?虽然人在雾中,难辨群山真面目,但能感觉到四面群峰耸翠,山花烂漫。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米,森林浓密,溪沟纵横,清泉涌银,“景致极好”,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来的舜皇山林场早已转型,伐木工成了护林员。这里野山古朴,野风轻狂,野径幽远,野溪放荡,野花迷眼,野菜爽口,野趣横生,是人们盛夏避暑、森林康养、怡情“撒野”的绝佳处所,难得的“人间仙境”。陆定一当年憧憬:“如果在此筑舍避暑,是最好也没有的了。”已被后来人实现。

雾中走古道,仿佛仙境行。最让我走心的,是古道旁原生的舜皇山野茶。它们在溪涧烂石堆里聚落群生,绵延上百里,面积达数万亩。摘来两叶一心的嫩芽,如翡翠般亮眼,放嘴里细嚼,一股青涩挟着沧桑溢满口角。正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言:“上者生烂石”。有识者将茶命名为帝子灵芽。在茶庄喝茶时,琥珀色的茶汤,飘出浓浓的兰花香,细品慢饮,是何等的享受。

夜宿舜皇山,当年陆定一在悬崖山路上过夜的场景又浮现眼前。那“之字形的火把”早已燎原成新中国的璀璨灯光,“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已成为新时代乡村的平常风物。夜雾弥漫,舜皇山仍然极其寂静。屏息静气之间,仿佛也听到了陆定一描写过的老山界之夜那天籁之声,“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马在平原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声音,是红军坚强信念的天地回响,是共产党人远大理想的黄钟大吕,今天,已化为我们走向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的时代强音。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