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努力实现湖南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秦裕辉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24期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6日 10时38分38秒 编辑:陈家琦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校(院))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在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中展现新作为,在服务健康湖南建设中彰显新担当。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三力”。校(院)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政治三力”要求。把牢正确办学方向,提高政治判断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提高政治领悟力。始终把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学校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好”等次。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校连续四年荣获全省本科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考评先进单位。全面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政治执行力。推进党建“双创”计划、“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党支部“五化”建设,创新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人文与管理学院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在疫情防控中彰显担当,47名专家下沉市州指导救治,15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工作有30项受到省级表彰。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努力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定正确办学方向。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基地建设,将之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展“书记第一课”工程,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学校入选全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院入选全省“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3门课程被遴选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认定总量位列省属本科院校首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构建具有湖湘中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完成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省内率先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入选“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坚持改革创新,服务“三个高地”。坚持聚焦主业,深耕特色,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社会服务中体现价值,在合作共赢中实现发展。深化产学研融合,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展现新作为。湖南省现有中药规模企业372家、产值571.3亿元,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天地恒一、天济草堂等进入中药企业全国百强,23个中成药品种产值超亿元。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我们积极参与“食品医药创优工程”,培育“湘中药”大品种,提升“湘中药”附加值,提升湖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化创新驱动,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展现新作为。校(院)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6个,牵头成立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湘药产业发展研究院,开发中药新药72个,科技成果转让61项。为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我们与企业、研究所等共建省级中药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中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中医药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深化开放办学,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展现新作为。校(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有“中-卢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韩国圆光孔子学院,在卢森堡、俄罗斯、阿联酋开设中医医疗中心;推动安邦制药生产的“银黄清肺胶囊”成为首个进入巴基斯坦市场的中成药;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深入合作,建立“青风藤研究院(长沙)”。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我们实施中医药走出战略,利用中非论坛、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推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与中药产品等“组团出国”,提升湖湘中医药影响力。

坚持服务大局,争当开路先锋。当前,湖南正着力打造中医药人才聚集高地、创新高地、医疗服务高地、产业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文化传承高地。为此,我们要在打造“六大高地”中争当开路先锋,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服务湖南改革发展大局。争当人才培养的先锋。以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基础,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以争取九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试点为抓手,探索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争当创新驱动的先锋。以刘良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中心、传承创新大楼建设为重点,聚焦中药种苗优选及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中药创新药物研发、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全力争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助力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争当医疗服务与改革的先锋。以第一附属医院、附属中西结合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以肝病、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为重点,全力争取国家中医临床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湖南,助力中医药医疗服务高地建设。争当产学研用的先锋。以湘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为龙头,以湖南省中药资源开发为重点,打造湖南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链,助力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争当开放合作的先锋。以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中国联络点、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建设为基础,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中医药医疗、教育及中药产品市场,助力中医药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争当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先锋。以湖南省中医药博物馆、国家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校地共建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及附属中学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活动,助力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

(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