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始终占据真理制高点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作者:辛鸣 来源:2022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6日 03时06分00秒 编辑:陈家琦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创造,中国道路波澜壮阔壮丽恢宏的伟大实践创造,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来自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和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洞察。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揭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特性,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特殊与普遍、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辩证关系,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观点,展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曾经有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以铁的事实证明这个说法是荒谬的。尽管新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当下世界疫情蔓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更进一步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制度悖论与发展困境。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充分检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更具体、更鲜活的体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在这一系列伟大的理论创造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基础上,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飞跃,不断开辟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得到充分检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时代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路线图。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很形象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从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以此统领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实践性的自觉践履。在中国社会,“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是纯粹的思想实验,而是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乃至外交国防各个环节的基本遵循与现实形态。中国共产党从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切入,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国共产党把全面消除贫困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前置性要求,守住底线,补上短板,“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把“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力争让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更加充分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通过“中国奇迹”和“中国之治”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一枝独秀的“中国奇迹”。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82.7万亿元,40年增长了225倍,年均实际增长9.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2019年、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登上100万亿元、110万亿元台阶,2021年超过114万亿元。像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以和平的发展方式保持40多年不起伏不间断的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而且,在这样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国家,甚至当其他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还能大大地“拉上一把”。我们看一些标志性的事件:2006年起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国;2010年起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起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起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等等。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没有取得今天的成功,如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也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那场多米诺骨牌式的变化中倒塌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失败了,那社会主义实践就可能又要长期在黑暗中徘徊了,又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幽灵在世界上徘徊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苏联东欧的剧变,西方社会发出了“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宣示。其时的西方社会不仅是极度自负也是高度自信。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而西方社会则是“黑天鹅”事件不时出现,“西方之乱”此起彼伏,内部矛盾积重难返。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时时诋毁中国、事事遏制中国,栽赃构陷、毫无底线的言辞动作背后是对其自身制度的极度疑惧和极端不自信。事实胜于雄辩,正反两个方面的鲜明对比,使得马克思主义“破产论”破产、“历史终结论”终结、社会主义“失败论”失败,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从把握“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主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到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推进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时代的演进如大河之奔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进入加速演化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虽然还属于大的工业化时期,但已是“新工业革命”或者说“工业革命4.0”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做历史的促进者,做时代的偕行者,要有引领新时代的新理念,有顺应新变化的新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说出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做出了许多没有做成的事,让马克思主义放射出21世纪的时代光芒。

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性进步。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讲清楚了市场经济的理论逻辑:与西方市场经济不一样并不意味着不是市场经济,西方市场经济只是人类社会早期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市场经济在当今时代的升级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又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作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共同体,让所有人荣辱与共,不论大国小国,不论发达还是欠发达,在共赢、共商、共建、共享中,让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成真;倡导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世界大同绘制了蓝图,标注了高度;倡导“和而不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再比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还比如,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到新阶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等等。

这一系列基于对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和自觉回应的理论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续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崭新篇章,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