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

作者:宋月红 来源:2022年第13期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4日 04时27分22秒 编辑:陈家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独立自主”总结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深刻揭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和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深刻阐明走自己的路的历史真谛和时代内涵,鲜明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独立自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决议》作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科学判断,源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底蕴和贯穿其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基于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的坚定意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深刻彰显“独立自主”在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引领性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在人类奔腾不息、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育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并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作出了中国贡献。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有志气的民族,即使近代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也从不屈服,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在苦难和挫折中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之所以在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社会中奋力抗争、艰辛求索而屹立不倒,就在于自古以来世代相传的爱国主义。这一伟大民族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推动中国和人类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斗、自力更生、锐意进取,接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赋予这一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终于找到并不断开辟和拓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改造中国和世界中不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独立自主深深蕴含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之中

《决议》在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基础上,从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出发,进一步指出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独立自主是思想与制度相结合,目的与手段、内涵与形式相统一的,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和行动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坚持独立自主,从根本意义上集中反映和体现在指导思想上,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反对理论脱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之初,李大钊就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鲜明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党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从来是反对离开中国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社会矛盾和实际问题,自己找出适合国情的前进道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独立自主”并用以指导革命斗争,指出:“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并进一步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党在百年奋斗中,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其中蕴含的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之所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坚持独立自主,充分彰显了在“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根本立场,其核心就是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党和国家事业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否则,就会脱离人民、背离人民利益,必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会误入歧途,最终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不断向前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党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新征程上,只有把党和国家事业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必然能够凝聚起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独立自主深深融入推动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之中

《决议》从国内与国外的有机结合和正反两方面的辩证统一上,深刻阐明坚持独立自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坚持独立自主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强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华民族不仅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自强不息,而且推动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中华民族历来“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爱好和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睦邻友邦”,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历史上虽然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的基因,也没有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而向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等理念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创造、百折不挠的奋斗史,是一部追求民族独立、推动国家富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奋斗史。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中,中华民族信奉和追求的是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