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作者:茅文婷 来源:2023年第9期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5日 04时44分17秒 编辑:陈家琦


岳麓讲坛.png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不仅说明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而且宣示了中国将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理论、正确的道路不动摇,与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破解“现代化之问”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然而,如何实现现代化却是一道需要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加以审视的开放命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在这个重要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现代化之问。是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是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是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这一系列现代化之问,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基本特征、始终明确当前抉择对世界人类前途命运重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的,充满了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意蕴丰富、发人深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各国要走好现代化之路,必须回答好“现代化之问”。

以直面人类共同挑战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系列现代化之问给出了回答:一是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这一回答解决了现代化为了谁、依靠谁等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是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这一回答从理论上阐释清楚了为什么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走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三是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科学性。这一回答实际上探讨的是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要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探索优化方法路径,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四是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这一回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强调“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五是要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这一回答解决的是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问题,强调“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这些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为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以理论和实践创新贡献世界现代化发展

马克思曾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化之问”的回答,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建立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长期探索之上,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出的具有规律性的答案,体现了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的辩证统一。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化”之问的回答,归根到底就是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其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胸怀天下的世界观。中国式现代化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本质要求之一,深刻认识到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极大增进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这与一些国家充满罪恶血腥、通过打压遏制别国现代化来维护自身发展“特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区别。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让人民不仅物质上富足,而且精神上富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也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态度。怎样把中国这样一个曾经四分五裂、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现成答案。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虽然可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但借鉴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是坚持走自己路的伟大创造,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以成功实践证明,遵循世界现代化历史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和文化传统,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可能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智慧,历来倡导多元文明和平共存,坚持“和而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积极成果,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与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模式,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中国式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与西方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等现象对比鲜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关系,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去10年,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亿吨,在发展惠及世界的同时,走出一条有别于西式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正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化之问”的答案,更具有真理和实践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不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深受鼓舞,吸引着国际社会“向东看”,而且深刻改写着世界现代化版图,具有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谋求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有国外学者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堪称世界历史视野中最成功的现代化案例”。


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奋楫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为共同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提供了指引、注入了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发展繁荣。一是为世界提供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中国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根据党的二十大部署,我们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强大产业生产能力。过去5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随着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继续推进,随着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国还将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三是为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和平、正义、进步力量壮大的过程。中国将继续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具体来说,就是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愿意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在3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就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中国式现代化正是这样一份礼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为中国推动人类进步、世界大同提供了一条正道。一个与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中国,必将与各方一道,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