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向着中国梦进发

作者:黄海 来源:《新湘评论》 2013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31日 02时42分35秒 编辑:redcloud

积聚正能量促发展热点话题谈心录(上)

 

 

 

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和中央以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积聚正能量促发展热点话题谈心录”专题宣传,围绕湖南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小康社会建设、“三量齐升”、深化改革、县域经济、食品安全、生态文明、作风建设、交通出行等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推出系列专稿。本刊第1112期“主题阅读”“本期话题”连续推出这个“谈心录”,用生动事实说话、用典型案例说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话,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热点难点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了解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实现“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积聚正能量。

 

向着中国梦进发

----湖南如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去年11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又9次提到了“中国梦”,再次吹响了13亿人民“追梦”的新号角。对湖南而言,助推“中国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正如省委书记徐守盛所说:“让7200万老百姓尽早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我的梦”。

具体说来,省委、省政府从三个大的方面谋划了湖南全省的战略思路与发展方向。

 

实现“三量齐升”

实现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的“三量齐升”,就抓住了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牛鼻子”。

做强总量、做大均量主要是做大经济的“总盘子”。湖南经济总量虽然在2012年突破2万亿大关,并连续5年保持全国前10,但与排名前3的广东、江苏、山东相比,我们还不到他们的一半;从均量看,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数12.49.0个百分点,人均GDP排在全国第18位,财政收入等指标的人均均量在全国也无优势。今后,湖南将进一步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做强总量、做大均量,力争到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做优质量主要是要让发展更有活力、更可持续。近年来,湖南经济运行的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作为体现发展质量重要指标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7年的17.242.140.7调整到了2012年的13.647.439,经济发展的“营养搭配”越来越合理,但同时也存在“工业能耗”“最终消费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指标还不够合理的突出问题。今后,湖南将着力把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调优”,把县域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开放型经济“调大”,把工业能耗、污染物排放“调低”,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产业就业吸纳率、工业化率、最终消费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调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做强“四大区域”

全面小康,顾名思义,是共同的小康、普遍的小康,而湖南省内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比如,湘西、怀化、邵阳、永州与长株潭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这些“短腿”不拉长,将直接影响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为此,湖南将大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武陵山与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四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使其成为支撑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支柱”。

“长株潭城市群”主要是以“两型社会”建设为重点,通过率先建成“两型”产业体系,率先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挥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湘南地区”主要是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快与粤港澳、北部湾的全方位对接,加强园区和功能性平台建设,抓好首批92个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把衡阳、郴州和永州三市打造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武陵山和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主要是以扶贫攻坚和连片开发为重点,加大对其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中成药、食品加工、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加快湘西、张家界、怀化三个市州和邵阳、常德、益阳、娄底的37个县市区,以及罗霄山有关县市区的脱贫致富进程。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主要是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生态系统、产业体系、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使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益阳3市及长沙市望城区共33个县(市、区),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成为推动湖南发展的“第四极”。

 

坚持“五个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一个湖南人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湖南的实际,顺应群众的期盼,将湖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之路,具体化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安全发展的具体路径。

这“五个发展”中,转型是前提,创新是关键。为使湖南经济在未来几年再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为全面建成小康积攒厚实的家底,我们将始终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最大潜力,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最大动力,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强化要素的保障作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科技、产品与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实现全省经济发展的“华丽转身”。

这“五个发展”中,统筹是方法,可持续是要求。为使全省人民阔步走进幸福的“春天里”,湖南将守住经济增速10%以上、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底线,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解决现实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继续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八大民生工程”,今年重点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就学、就业、扶贫等社会发展领域,为民办好21件实事。

这“五个发展”中,和谐安全是保障。湖南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底线,坚决杜绝“黑色的GDP”“污染的GDP”“带血的GDP”,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倾听人民呼声,回应群众期待,维护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良性运行。(执笔:黄海

 

延伸阅读

2017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今年年初召开的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到2017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协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全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安全发展,努力促进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同步提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