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

作者:李伟锋 来源:《新湘评论》 2013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31日 02时39分00秒 编辑:redcloud

 

 

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也就是“三量齐升”这一经济发展目标,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三量齐升”将更加注重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社会和谐,是在更高层次考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谓经济发展的升级版。为促进“三量齐升”,湖南将在扩、优、增三个字上做文章。

 

提升经济总量方面,强调一个“扩”字

增加经济总量,必须扩大经济增长点。工业方面,湖南在继续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将重点从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上着力,扩大经济增长点。举例来说,在借鉴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湖南在继续支持现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通过培育新的产业支撑点,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从“单功率、小马力”向“多功率、大马力”转变。

特色县域经济也是经济增长的着力点。省政府出台1号文件,计划每年重点扶持3个特色产业,每个特色产业每年扶持3个重点县,3年共扶持27个县发展特色经济。

为使三次产业结构并驾齐驱,湖南将下工夫拉长现代服务业这块短板,切实利用好长沙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衡阳综合服务业改革试点和张家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扩大经济增长点。

 

提升运行质量方面,注重一个“优”字

优化经济运行质量,首要的是优化产业结构。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坚决杜绝“带血的GDP”“黑色的GDP”“污染的GDP”,讲的就是要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科学、可持续、绿色、和谐的基础之上。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比如说,长沙的工程机械、株洲的轨道交通、岳阳的石化等产业,这些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产业,省里毫不吝啬、大手笔投入,予以重点扶持。而矿山开采、黑色冶炼等污染多、能耗大的产业,则毫不留情地限制发展、甚至迫使其退出,不再发展。对现有矿山进行大规模整顿、整合,以推动矿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两型化方向发展。

产业布局上也讲究优化。在充分发挥市场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例如湘江两岸20公里内禁止新建外排废水涉重金属企业,省里还在酝酿湘江流域生猪规模养殖退出机制。

 

提升人均均量方面,突出一个“增”字

增加人均均量,主要是增高托底厚度。大家都知道,由于人口基数大,湖南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提升人均均量方面,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在提升人均均量这个问题上,做大经济总量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缩小差距,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防止均量“被提升”。

在增均量这个问题上,省委、省政府下的功夫很大,投入的“本钱”也很多。具体措施是:今年将投资约340亿元继续为民办实事,重点在就学、就业、扶贫、救济救助、文化服务、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统筹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保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大病医保试点范围,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经办管理体制和便民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同等享有。这些普惠性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后,老百姓就能够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增加了人均均量。

执笔:李伟锋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