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工作重点 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四项重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加快、一个加强”,即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要通过制度规范、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等,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者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突出文化产品“以文化人”的功能,着眼群众需求,以人民群众火热的劳动创造活动为中心进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不断创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文化精品。
“三个加快”是从改革对发展的推动作用角度论述的,强调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重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刻揭示了当前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个加强”是从文化建设所要把握的政治方向角度论述的,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科学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我国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后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于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针对性、时效性,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牢牢抓住工作重点,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文化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