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农产品期货市场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增加,特别是农业产业市场发育不健全已严重阻碍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利用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加快推进湖南农业产业化作用显著,大有可为。
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
目前,我国已推出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菜籽油、早籼稻等10个农产品期货品种,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资源配置作用,对于规避农业市场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湖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猪、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全省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相比,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比全国少了243元。制约湖南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湖南传统大宗农产品虽有产量优势但产业优势不足,虽有保障功能但增收功能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突破传统农业思维定势,拓宽“三农”发展视野,跳出农业谋划农业,跳出农村发展农村,从更广阔的视野、多维视角来统筹谋划“三农”工作。农产品期货市场不仅能够给出长达一年的预期价格,帮助农民减少种植的盲目性,而且其套期保值功能能使农民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为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效保障。
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搞活大宗农产品流通,改造提升湖南稻米、生猪、柑橘、茶叶、油料、棉麻、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这些农业主导产业,必须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期货市场对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具有积极作用。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都是机构投资者,分散性很强以及经营规模较小的家庭承包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个体农民生产经营的弱质性,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直接参与期货交易。广大农户只有联合起来,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将自家的生产纳入大规模生产,才可能分享期货市场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期货市场还有助于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受期货市场行情的引导,农民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贴合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长期以来,农民信息闭塞,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后,为顺利出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必然千方百计搜集市场信息,了解国家政策规定、学习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掌握现代经营销售手段,努力增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为开发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等单位也将会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期货、农业、气象、科研院所的专家们去农村进行宣传教育,讲授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促进农民掌握现代科技、经济知识,增加知识积累,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能驾驭市场的新型农民。
推广“期货农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湖南借助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三农,在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推广“期货农业”发展模式。这项工作系统性很强,前端和后端服务性工作很多。
壮大期货服务网络,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专业特色服务。经过10多年的培育发展,湖南拥有方正期货、大有期货、德盛期货和金信期货4家期货公司,在长沙、株洲、常德、郴州、永州、娄底、岳阳、湘西等市州设立了20家分支机构,逐步形成了一个分布合理、辐射全省的期货服务网络,为期货市场服务地方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期货经营机构在信息咨询、保值方案、风险管理、制度设计、交割服务等方面为农业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做“期货行业的现货专家”、“现货行业的期货专家”,通过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近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菜籽油、豆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省内期货公司积极引导和服务农业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避险增收。方正期货与省内棉麻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采取先卖后种方式指导棉农生产,3年来帮助省内棉农增收约2.5亿元,并促进了棉麻企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兴农、富民、强企”的新途径。金信期货、大有期货在稻谷期货上市后积极与省内主要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对接,对粮食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进行专业指导,为企业量身订制套期保值方案。金信期货还与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合作,为参与期货市场的粮食企业提供标准仓单质押业务,解除了粮食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
积极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与传统
推动设立期货交割库,创造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发展的条件。近年来,湖南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市场培育方面有了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特别是得到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早籼稻、菜籽油、棉花期货交割库设立方面对湖南的大力支持。目前,湖南已设立了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湖南金健粮油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永州下河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城陵矶港口库、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湖南益阳粒粒晶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湖南赤山国家粮食储备库7家稻谷指定交割仓库;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湖南金健粮油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岳阳鲁良新元油脂有限公司3家菜籽油指定交割仓库。这些交割仓库的设立,逐渐形成了湖南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的期货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为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普及期货知识,着力营造促进产业发展的环境。去年以来,湖南证监局联合14个市州政府开展了期货知识巡回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助稻谷期货的推出,期货公司深入到粮食主产区进行期货知识的普及,向企业和投资者推介期货知识,宣传期货市场功能。2007年省内期货投资者只有11523户,其中机构投资者233户。通过强化期货市场知识的宣传普及,目前,辖区期货投资者已增长到41563户,其中企业法人548户。益阳一个种粮大户在接受期货知识培训后表示,期货市场进一步解决了他卖粮难的问题,下一步将把承包种植面积由2000亩扩大到3200亩。
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作用
期货市场是稳定和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不仅通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稳定和增加农民收益,而且通过套期保值的功能,规避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稳定农业生产,稳定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省委书记周强专门作出批示:“湖南作为农业大省,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此,湖南需要在围绕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进一步提高认识。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们对期货市场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期货市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深入了解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虚心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掌握期货生产的内在规律。有关部门要增强利用期货市场帮助农民避险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识和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高社会对农产品期货的认知度,及时总结推广期货市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重点市州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农产品期货业发展中,特别是与农业发展相衔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对种粮大户、农村基层干部和现货企业管理人员的期货知识培训,引导农民、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企业利用和参与期货市场。期货经营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与省内主要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对接,加大业务推广、技术指导和知识培训的力度。
切实加强服务。发展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重要条件。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服务。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原料和产品价格联动、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产品现货批发市场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仓单串换、信息共享、物流配送等方面存在广泛的融通空间。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省内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加强期现价格之间的联系,为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提供便利,有效降低现货企业交割成本,促进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切实加强沟通协作。今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已决定将湖南等10个省区列为全国期货服务三农基地,进行持续培育和投入。省政府将积极配合郑州商品交易所建立期货服务三农的“点”基地和“面”基地,有关部门要协调、引导有关地区积极参与,拿出配套措施,扎实有效推进相关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与各商品交易所、证券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期现货价格信息互通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服务。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