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学会与媒体打交道”之我见

作者:孙先富 来源:想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03日 05时02分26秒 编辑:redcloud

近日,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 部要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对媒体的了解、服务和引导,充分利用和发挥 好媒体的作用,学会在媒体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周强书记的话可谓是说到了 “要害处”。时下,我们还有不少的领 导干部对媒体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道如何面对媒体,更不晓得怎样与 媒体打交道,还有不少的领   导干部仍然停留在“捂、躲、逃”的“状 态”中。“捂、躲、逃”这三招在与传统媒体打交道时,也许起到过一 些作用,但在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有“云计算”、“你不说 人家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这“三招”已然行不通了,也不可 能再回到“没有网络多好,我想怎么讲就怎么讲”的时代去了。面对 新形势、新媒体、新时代,周强书记提出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值得领导干部好好思考学习,并积极应对媒体,及时发出 声音。
    学会与媒体打交道要对媒体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要知道不同媒 体有不同的定位,党报党刊与都市类媒体是不一样的,一个侧重时政新闻,一个侧重社会新闻,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又有一定 区别,广播电视媒体忌讳长篇大论,面对镜头、麦克风需要化复杂为简 单,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以“事实说话”,而网络等新兴媒体,更是 以易发、快速、快捷、海量而著称,没有传统媒体那么严格的“把 关”,也就是说每个人只要自己想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发出声音,基本 上是谁都可以发出来的。但总体来说,媒体是承载着宣传党的主张和政 府的意图、解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及重大战略举措的;是弘扬先进文 化、引导社会舆论、宣传重大典型、张扬社会正气的,具有通达民情、 传递信息、针砭时弊、记录历史、舆论监督等重要职能。即便是互联网 等新媒体,他们的新闻功能、舆论功能、娱乐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强 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媒体有了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做好相应 的“报料”准备,备足料,就不管哪类媒体来了,该怎样回答,就能 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对记者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充分相信绝 大多数的媒体从业人员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也 绝对不可能怀着“与谁过不去”的心态来“找麻烦”、“添乱子”、“没 事找事”。他们是为新闻采访而来,就如工人一样,要出产品,先要有 原材料,越是有好的原材料越是能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是记者要出的 “产品”是新闻作品而已。记者来采访,目的也就是要对他们发布的新 闻信息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党和政府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新闻的真 实性负责。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要交流不要对抗,要接触 不要抵触,要欢迎不要埋怨,要把记者来采访看成是向民众解释的渠 道,向社会发声的机遇,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要尽量把自己知道 的、了解的、想说的,实事求是、心平气和、认真负责地告知实情,接 受采访,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到位,让每位来访者高兴而来满 意而归。
    学会与媒体打交道,要学会巧妙地回答记者提问。首先是要政策把 握得“准”,情况掌握得“全”。《陋室铭》有句名言“山不在高,有 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答记者问有异曲同工之妙,往往不在于回答得多,而在于回答得精、回答得深;往往是以少胜多、以精取胜,一语中的、一针见血,那才是上之上策也(尤其是在“突发事件” 面前,更需要“冷处理”,对事件的进展了解多少就说多少,说出去的 就一定要真实准确,要经得起时间、历史与人民的检验,尽可能地介绍 全面,但千万不可“合理推测”,更不可“妄加臆断”。即使是抢“第 一时间”发布新闻,也务必做到把政策吃透,把情况摸全,“回答有 度”,“有的放矢”。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掌控“舆论”导向。 其次要准备“足”,应对“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答记者问 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在答记者问之前,不论是官员还是记者,该做的 “功课”还是要做充分,要摸清底数,弄清来路,做到心中有数,临场 不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场,多从受众的角度考量,答记者 问既要充分体现对群众的人格与隐私的尊重,也要确实答出事情进展的 实况与原委,既要体现爱心与担当,更要展现正义与公正。让人民群众 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暧、政府的关心,感受到记者确实是站在公平正义的 立场上问话,感受到官员确实是咱老百姓的代言人与发言人,是打心眼 里为人民群众着想的知心人与贴心人。第三是要以“诚”相待,以 “实”相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且不可“不懂装 懂”,更不可以“虚”委“实”,“诚实”是获取“真知”的先决条件, “捂掩”是制造“麻烦”的致命根源。为何时下各种答记者问,往往是 雷人语录多、精彩语句少,不敢回答的多、敢于对答的少,个中原因固 然值得“深思”,但与“诚”、“实”不无关系。难怪有人喊出:“记者 招待会,真情诚可贵,若有自由问,受众才爱听。”真情相告,详细说 明,以诚相待,以实相告,是为贵。
    (作者为湖南省新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下一篇 对接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