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深刻把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

作者:魏琪嘉 沈 立 来源:2025年第16期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10时4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深刻把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png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聚焦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作出部署,提出的“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紧扣经济脉搏,直击当前我国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理解“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是基本前提。市场的顺畅运行,高度依赖于一个清晰、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只有实现“规则全国通行”,才能杜绝“政策洼地”“隐性门槛”,从根本上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获取资源、公平参与竞争。

统一市场基础设施是先决条件。畅通的国内循环离不开高效联通的硬件支撑。建设高效联通的市场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物畅其流、信息通达、交易便捷”,打通制约国内经济循环的“硬堵点”。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是动力源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是市场活力的核心。打破市场分割、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有利于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有效配置,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潜能。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是关键一环。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就是要求各地政府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做到边界清晰、标准一致、政策统一,避免“选择性落实”“偏差式执行”。统一行为尺度,有利于经营主体形成稳定预期。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是重要保障。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只有制定统一的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才能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应有之义。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以国内大市场的“强磁场”汇聚全球要素资源,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最终形成双向开放、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深刻把握基本要求关键在于统筹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平衡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把握“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机制有效引导要素流动和配置,防止“有形的手”干扰“无形的手”;另一方面,政府要健全统一市场规则,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发挥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也要对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必要干预。只有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形成“两只手”协同发力的格局,才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稳致远。

协调好区域发展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也千差万别,把握“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地区差别,协调好区域发展和整体推进的关系。既要从全国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确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目标一致、方向相同,避免各自为政、各管一摊;又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径模式。比如,统一要素市场时,经济发达且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地区,可率先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权衡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各方利益的调整和重构,必须把握好“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妥善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可能会遭遇短期的经济阵痛,当地倾斜政策的取消会使部分本地企业面临竞争压力。但从长远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打破市场分割,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经济活力,为各地发展带来更大机遇和空间。只有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眼,才能克服短期利益局限,以短期利益的调整换取长期发展的优势。

遵循基本要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规则,强化制度支撑。统一市场准入规则,坚决清理废除各类不合理的准入限制,杜绝“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让各类经营主体能够自由顺畅进入市场。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出台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让经营主体在公平的赛道上展开竞争。完善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各类产权的平等保护,让经营主体安心经营、放心创新。

完善市场基础设施,保障市场运行畅通。优化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提高商贸平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完善商品信息发布机制,推动各领域市场公共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扩大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与规范性,让资金流向最有价值的领域。健全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制定统一的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和标准,提升执法能力与水平,提高执法公正性和透明度。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大对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权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破除地方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长效清理机制,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加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考核,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引导地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区域间市场规则对接,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通过共建产业园区、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提升对内开放水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立足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出口转内销渠道,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支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作者分别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副研究员)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