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从“两山”理念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作者:王德蓉 来源:2025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11时1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从“两山”理念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pn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县余村考察时,就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阐发这一理念,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拓展和深化其内涵,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提出,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位于天目山余脉余岭脚下。20世纪90年代,余村时常炮声隆隆、粉尘遍地,许多村民靠开采矿石谋生。最盛时全村有3座石矿、1家水泥厂,100多辆拖拉机穿梭于石矿和企业之间。村民的钱包鼓了,地方财政也上去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烟尘笼罩、污水横流成为困扰群众的大问题。

2003年,浙江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安吉提出“生态立县”战略。余村下决心关停了3座石矿、1家水泥厂,村集体经济和百姓收入立刻下滑,余村村民经常向村干部“讨说法”。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村干部向他介绍,余村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现在靠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习近平同志在听取当地的发展困惑以及关闭石矿保护生态的做法后,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出:“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习近平同志还进一步指出:“生态资源是你们最宝贵的资源,搞经济、抓发展,不能见什么好都要,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迷恋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

9天之后,习近平同志以“哲欣”的笔名,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评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深刻阐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战略高度指明了绿色变革的发展路径。评论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200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中提出,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他指出:“以上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后来,余村、湖州以及浙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有力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深邃的思想,历经时间洗礼和实践检验而愈显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了更加深刻、系统的理论概括和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指南,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内容,这一理念的伟力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深入阐释和践行“两山”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问时明确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此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正式写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

广泛凝聚全党共识。进入新时代,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全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高举起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其中的第二项原则,得到更为深入的阐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包含着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就其主要方面来讲,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其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一重大理论问题。2021年11月,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将“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意义重大而深远。

引领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带来了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带来了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这一重要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精辟概括为“四个重大转变”,即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四个重大转变”充分证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要求,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扛在肩上,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绿色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切实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基础支撑。要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坚持多边主义,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深化环境领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和国际规则制定。要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让生态文明理念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