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铭记历史,正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更好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一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是一场促进民族觉醒的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让整个中国变成殖民地、让整个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家国沦陷时,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倡导建立起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一改过去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状况,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同仇敌忾、并肩御侮,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在这一过程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一起、心聚在一起,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国家命运的战争。回望中国近代史,自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陷入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无不以失败告终。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以3500万以上的军民伤亡、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为代价,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彻底溃败,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同样重要的是,抗日战争胜利推动了列强对华不平等条约体系的瓦解,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属性,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国际事务,重新确立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抗日战争是一场推动革命进程的战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凡属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开辟道路。抗战中,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愿意实行民主、改善民生,不敢发动和依靠群众,逐渐失去了民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人的优势、生长自己的力量,始终战斗在抗日最前线。在来之不易的抗战胜利中,中国人民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这种人心向背的大变动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到来。
二
三千万人齐奋起,用我一湘壮河山。湖南是全国抗日救亡规模最大、声威最壮、持续时间最长的省份之一,湖南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湖南是全国抗战的关键战略支撑。湖南“绾毂南北,控制东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全面抗战爆发后,湖南成为阻挡日军西进的重要屏障。1938年10月,随着广州、武汉的相继沦陷,湖南由抗日战争的战略后方正式变为正面战场前沿,日军在湖南投入兵力达50余万人次,先后发动了三次长沙会战以及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6次重大战役,超过全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总数的四分之一。三次长沙会战粉碎了日本“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常德会战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长衡会战中,衡阳1.7万守军抗击10余万日军47昼夜;湘西会战歼敌2.8万,彻底粉碎日军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30余万抗日将士在湖南这片土地上血洒疆场,歼灭敌军超过20万人,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促进了抗日正面作战的胜利。
湖南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后方。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南扛起了支援全国人力、财力、物力和战略撤退中转的重任。军需供应方面,湖南每年供应军粮1000万担、军布300万匹、军棉7万担,这些物资被输送至湘中、湘西和川黔边区,棉布被制成军装、军鞋、背包,纱线则广泛用于绷带、军被和医疗物资。军工生产方面,湖南军工厂月产手榴弹60万枚、迫击炮弹14万枚、掷榴弹7.2万个,贡献全国近1/3军工产品。交通支撑方面,湖南民工夜以继日修筑交通设施,推动粤汉、湘黔、湘桂三大铁路在湖南接轨,建成衡阳、零陵、宝庆、芷江等空军基地,其中芷江是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军用机场,也是当时中国大陆唯一能起落飞机轰炸日本本土的机场。“有力要当兵,有钱要劳军,前方后方齐拼命,出钱出力打敌人”,这首当时广为传唱的《出钱劳军歌》正是湖南人民积极生产、支援前线的生动写照。
湖南人是全国抗战的先锋力量。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左权、罗荣桓、贺龙等为代表的湘籍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广泛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毁家纾难、保家卫国,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全面抗战期间,“宁为沙场鬼,不做亡国奴”成为军民共同心声,人口不足3000万的湖南输送兵员210余万人,相当于每15个湖南人中就有1人走上抗战前线,“妻送郎上前线、母携子赴战场、父子兄弟共疆场”的场景在三湘大地随处可见。对英勇无畏的湖湘儿女来说:仗,从来都是自己打出来的!气,从来都是自己争回来的!
三
历史长河奔涌,精神薪火相传。
回望这场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孕育出了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不仅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捍卫独立自由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也从根本上重塑了民族品格,激励中华儿女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抗战精神的根基就是深厚的爱国情怀。从“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到“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在抗日战争中全面迸发,民族意识空前觉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爱国情怀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让“强国有我”的时代誓言凝聚成“振兴中华”的磅礴力量。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鲜明特质。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英雄的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气概展开殊死斗争。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抬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从国内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增强“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定力,用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来源于空前广泛的全民团结。在民族危亡时刻,无数中华儿女或参军报国、或踊跃支前、或捐款捐物,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高度团结一致,发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强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始终锚定目标、坚持团结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众人拾柴、握指成拳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扬帆远航。
四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湖南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亲临湖南考察,为湖南描绘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勉励湖南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通起来,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加快把“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以实干实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必须始终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这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深刻经验教训。近年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态向好”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去年同期、高于今年一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湖南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区域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乏力、科技创新驱动不足、风险隐患点多面广等问题突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的决心,弘扬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扎硬寨、打硬仗”等精神特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湖南是一片饱经鲜血浸染、烈火洗礼的红色热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最好纪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必须始终勇于自我革命,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发起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巩固和团结,为夺取抗战胜利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极大增强了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做深做实政治监督,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优良作风,把无数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