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作者:张国祚 游梦婷 来源:2025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6日 10时20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png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庄严宣示,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热爱和平、捍卫和平的共同心声,更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不可逆转的必然进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的生存而战,为民族的复兴而战,为人类的正义而战。这场战争让国际社会与中国肩并肩站在一起,这场胜利是国际共同捍卫公平正义的真实写照。如今,人类社会再次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艰难抉择。中国人民始终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坚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这场伟大战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世界意义。中国人民14年的抗战历程,绝非孤立的民族抗争,而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一环,为人类正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东方防线。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国人民以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美元的巨大牺牲,牵制了日本主力军队,成功打乱了日本军队“北进”苏联、“南进”太平洋的作战计划。正如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抗战胜利后,中国凭借着在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摆脱了近代以来“弱国无外交”的艰难困境。自此,世界秩序开始突破列强主导的陈旧框架,新兴国家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这不仅是军事、政治上的伟大胜利,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伟大胜利。中国顽强不屈的伟大抗战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士气,为其他国家的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支持,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社会也普遍认可中国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认为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进程中一座光辉的历史里程碑,证明了邪恶力量终将被正义力量战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了强大信心和不竭动力。

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历史和现实反复验证,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这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和平合作理念决定的。早在先秦,孔子等先贤圣哲就提出“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仁善邻”“以德抚远”“守望相助”“以和为贵”等思想理念,对后世中国历代王朝产生深远影响。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到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都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互贸、文化交流作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巨大贡献。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抗战,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和平安宁。这种贯穿古今的和合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的历史始终贯穿着和平发展的主流,贯穿着美美与共的向往。正因为有这样的文明根脉,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对外侵略、掠夺他国资源的记载,这也决定了中国绝不会走霸权侵略的道路,将永远成为维护世界发展的和平力量。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无比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派出志愿军出国作战抗美援朝,那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打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维护和平,也是为了保家卫国。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使帝国主义侵略者再也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作为自己的外交国策,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做出表率,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不仅自己走和平发展道路,还积极帮助全世界维护正义与和平。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国没有拱火递刀,而是始终倡导通过对话谈判化解分歧,坚决反对加剧对抗的制裁;在中东、非洲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推动各方找到符合自身利益的解决方案;面对少数国家搞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中国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公平发展空间。这种对正义的坚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举动。中国从来不主张输出战争、输出危机,而是始终坚持输出发展、输出机遇,帮助发展中国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民生水平,这正是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核心要义。无论是在上合组织、还是金砖组织或是二十国集团,中国始终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稳定力量,赢得信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有尊严、更加富足的生活,而非与他国争夺霸权、掠夺资源,从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到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发展始终坚持为了人民。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也是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中国开展国际减贫合作,通过分享农业技术、建设灌溉工程,帮助发展中国家人民摆脱贫困;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修建公路、港口,让共建国家人民出行更便捷、就业更充分。中国的行动始终围绕“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发展”展开,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最坚定的力量。

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中国人民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抗战胜利后,中国始终以历史为鉴,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确立基本准则,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处理国际问题,始终自觉肩负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合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者,更是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坚定维护者、推动者。铭记历史不仅仅是对先辈牺牲的最高致敬,更是开创未来的博大襟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场举世关注的隆重纪念活动,61位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应邀出席,和我们共同铭记历史、庆祝胜利、缅怀先烈、祝福未来。中国是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才赢得的伟大抗战胜利,才彻底结束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屈辱历史。和平的环境,何等来之不易!

80年后的今天,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部分国家仍固守“丛林法则”“集团政治”等背离人类和平发展的旧思维。

伟大的抗日战争本质上是一场正义对抗邪恶、和平抵御侵略的战争,它不仅回答了“中国何以取得近代以来首次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时代之问,更印证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也为人类对抗邪恶、守护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宝贵经验。当年中国人民面对装备远超自身的侵略者,没有畏惧退缩,而是不畏强暴,凭靠智慧与勇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奋斗、血战到底,最终赢得胜利。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也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有力支持,中国抗战的伟大胜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从来都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使命。这是抗日战争胜利最宝贵的经验之一。今天,面对霸权施压、强权挑衅,我们就要像当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那样,不低头、不妥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要尽可能团结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所有反对单边主义的国家,坚持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坚持和平,避免战争;劝和促谈,化解对抗;用好“以和为贵”的智慧。

中国人民伟大抗战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得更加紧密。新中国始终是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坚定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利益交融、命运与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够凝聚全世界共同力量,应对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捍卫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能没有精神纽带和历史经验的支撑。伟大抗战精神与国际团结协作精神,就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始终坚守公平正义的立场,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进步力量。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深入八路军前线,用文字真实具体地记录中国人民抗战历程;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跨越国界,用生命奏响抗日战歌;苏联援华航空队、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并肩作战……这些史实均告诉我们,和平事业应该且能够吸引国家之间的守望相助,和平正义自古以来都是人间正道。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战争和冲突只会带来破坏和灾难,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正确道路。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始终坚守公平正义的立场,团结世界上一切热爱和平、追求进步的力量,用和平的呼声激发共识,用合作的行动破解难题。我们相信只要世界各国能够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努力,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够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