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指出,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性总结,更是对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美好未来的科学回应。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与“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意义,系统阐明了历史发展与文明繁荣的辩证统一,鲜明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民族复兴与人类进步紧密结合的责任担当。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注入了强大思想力量和战略指引。
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是指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立场和行动,是对人类未来前进方向的自觉选择。历史深刻表明,顺应大势者昌,逆历史潮流者亡。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也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阻挡的必然方向。
顺应历史潮流。“历史总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奔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大势。顺应潮流,要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而不是战争与对抗。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阻止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深刻演变,开启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新征程。二战的爆发与胜利,充分说明历史发展既有必然性,也充满曲折性。面对一度嚣张的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和平战胜战争,这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同时,胜利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极其惨烈、复杂的斗争过程,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波浪式和螺旋式特征。
二战中,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推动了世界反殖民化浪潮,促进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中国抗战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贡献,是顺应历史潮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生动体现。“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新时代,中国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二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使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遭受重创,急需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摆脱困境,这是旧生产关系与新兴社会力量的对抗。英、法、美对此采取姑息态度,并实行绥靖政策,国际集体安全机制迅速瓦解。继“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发生“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了伟大的抗日斗争。之后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二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关系不可调和的产物。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证明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阻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决定作用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3500余万军民伤亡、6000多亿美元经济损失的代价,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东方战场的中流砥柱。这一斗争不仅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开辟了道路。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的民族长城,就不可能实现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向和平、公正、文明方向前进的历史规律得以展现。铭记历史、继承精神,就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明互鉴,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正确二战史观,是科学对待二战历史的基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所持有的整体性立场和系统性认识。正确二战史观昭示,全球社会稳定与发展必须要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秉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理念,才能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演进。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坚持并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历史充分证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违背时代潮流,不得人心、失道寡助。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加速演变,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只有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取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一切歪曲二战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苏历史功绩的图谋都不会得逞!”把握正确二战史观,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歪曲、否定、抹黑二战历史真相与成果的图谋和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作用的错误言论,捍卫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坚定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就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大势,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维护并开创人类文明新成果。中国以抗日战争胜利捍卫正义光明,以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推动共同发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与进步,中国为人类文明不断前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大国担当,书写时代光辉。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平等,通过对话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不同文化包容共存、共同发展。中华文明提倡“和而不同”的“大同理想”,倡导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抵制零和博弈和单边主义的对抗思维。二战中,中国以平等、包容、互鉴的姿态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抵抗法西斯国家的野蛮入侵,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继承弘扬文明互鉴的光荣传统。坚持平等对话,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在相互理解中增进友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在兼收并蓄中推动创新发展。坚持合作共赢,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在互学互鉴中增强共识。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反对文明冲突论和霸权主义,以和谐共生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局面。
落实全球文明倡议。该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交流、交融,反对“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二战中,法西斯主义国家打着所谓“种族优越”的旗号对外扩张侵略,发动战争,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警示我们,只有尊重差异、倡导包容,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在国际社会中,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把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作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反对将自身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反对意识形态对抗。坚持深入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全球文明对话网络,拓展合作渠道,增进人民相知相亲,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的共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平台和路径。它们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强调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指明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是“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深入推动开放型经济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持续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多样性中增进理解,在包容中实现共生。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共赢合力,共同开创和平与发展的光明未来。
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错误思想思潮:反对文明优越论与文明冲突论,拒绝以文化、种族或宗教为借口挑起对立;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侵略战争,拒绝以武力或压迫谋取国家或集团利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否定人类共同价值的错误观念,拒绝歪曲历史,弘扬和推进正义与进步。
科学把握“两个站在”的辩证统一关系
“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和“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与文明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它们互相支撑,共同塑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符合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走的是人间正道。它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选择,也推动了人类文明走向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进程。文明多样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不竭源泉,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而非以优越自居甚至企图征服替代。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以巨大牺牲保卫了人类文明,捍卫了人类的尊严与文明成果,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正确方向。
“两个站在”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是立足于历史经验,彰显历史自信,为文明进步提供坚实的根基;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则是立足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价值理念,赋予历史以思想深度和价值内涵。前者是基础和根本,后者是延伸和升华。二者统一起来,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历史自信与文明担当。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仅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规律,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我们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愿承担大国责任,同世界各国一道,铭记历史教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长久和平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者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华侨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出站博士后)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