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艺术的整体”思想宝库
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潜心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深感这是一部理论视野宽广、人民立场坚定、中国特色鲜明、实践导向突出、思维逻辑严谨、文化气韵深厚的光辉著作。捧读第五卷,既能读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奋斗图景”,又能感受到这是一座视野、格局、思维、立场、文化、实践等多个维度都达到新境界的“艺术的整体”思想宝库。
这是一座视野开阔、胸怀天下的思想宝库。第五卷与前四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共同构建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并且不断发展。这一创新思想理论体系恢弘、格局宏阔,既扎根中国大地,有着鲜明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又回应人类发展共同关切,有着鲜明世界气派和世界风格。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周边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大党大国领袖全球视野,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宽广胸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破解全球“四大赤字”提供了中国方案,形成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价值坐标系。第五卷展现的全球视野、天下气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与中华文化“天下观”的深度融合,将“中国之治”与“全球之治”进行艺术性统一,将民族复兴融入人类进步整体性推进,标注了人类社会的新文明、新思想、新进步。这一理论创新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这是一座初心为党、矢志为民的思想宝库。第五卷将“人民至上”作为贯穿始终的价值主线,体现在治国理政顶层规划和方方面面部署之中,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项决策之中,体现在饱含深情、贴近民心的生动实践之中。在执政理念方面,强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深刻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领袖风范与责任担当。在发展目标方面,强调“致力于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目标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力彰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坚定决心。在实践路径方面,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厕所革命”到“城市更新”,从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清晰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集中宣示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第五卷展现的人民立场、人民价值、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华文化“民本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体现,是新征程上凝聚人民力量、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遵循。
这是一座自信自立、浩气充盈的思想宝库。第五卷以“两个结合”为理论基石,贯穿在复杂形势下的战略定力与历史主动精神,系统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自信自立、浩气充盈的治国理政智慧。比如,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华文明“吐故纳新”的变易智慧、“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克己慎独”的自我要求、“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相结合,形成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纵深推进正风反腐,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清正廉洁的不懈追求。秉持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海纳百川”的包容智慧、“协和万邦”的合作理念,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始终站在和平、正义的方向上。第五卷展现的自信自立与浩然正气,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化学反应,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的有力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正义之光,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重新定义了发展路径。
这是一座立足实践、直击矛盾的思想宝库。第五卷的深刻性在于其不是理论创新零散观点的简单叠加,而是理论创新、实践行动、矛盾破解相贯通的思想体系。在理论创新上,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伟大实践,深化拓展“两个结合”。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等原创概念,致力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提炼“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等传统智慧,赋予其现代治理内涵。在实践探索上,提供“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中国方案,使理论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以“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引建设美丽中国。在破解矛盾上,坚持问题导向,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直面各类卡点堵点、痛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将国家安全置于突出位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第五卷展现的立足实践、直击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与中华文化“执两用中”的智慧融合。这是整体性的理论突破,是理实融铸一体的“整钢”。
这是一座辩证系统、科学严谨的思想宝库。第五卷以高超的唯物和辩证智慧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深化了对科学思维的认识与创新,形成了一个逻辑思维严谨、方法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等七大思维能力,为党员干部更好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强调“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安全”等对立统一辩证理念,为复杂现实提供“一分为二看问题,合二为一抓落实”的实践指南。强调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五对关系,深刻揭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规律。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求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体现在重点突破中推动全局工作的辩证思维。第五卷展现的思想魅力、思维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华传统辩证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深度结合。这些理论创新推动了思维科学的“本土化”和“时代化”,是源于伟大实践又指导伟大实践的锐利思想武器。
这是一座文韵深厚、根脉彰显的思想宝库。第五卷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治大国若烹小鲜”与治国理政相结合,强调“既要大胆探索,又要稳妥推进”,既保留了经典哲学智慧,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第五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句的引用并非生硬地“复古”,而是将经典中的“革新”“自强”“进取”等精神与当代中国的“新时代”“新使命”结合,使经典变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行动指南。第五卷的语言风格与叙事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既有“改革创新”的昂扬主旋律,又有“稳中求进”的深沉伴奏,更有“自我革命”的壮丽和声,展现出理论体系的“交响”之美。善用比喻和意象叙事,将中国式现代化比作“康庄大道”,将改革比作“刀刃向内的革命”,用“石榴籽”比喻民族团结,以“大海”喻指中国经济韧性,使深奥理论通俗易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与文化底蕴。第五卷展现的中华人文特质和中国共产党人文化魅力,标志着党的理论创新语言体系进入新的艺术境界,必将更加有效地固本培元、凝心铸魂。
科学理论来自实践,这是伟大的第一步,但更为艰巨和繁重的任务是让科学理论重回实践之中。唯如此,科学理论才能转化为思想武器,爆发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彰显其精神的光辉与思想的伟大。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根本目的、根本价值、根本突破全在于运用、全在于转化、全在于发展、全在于创新。我们要将第五卷作为指引方向的“航海图”、破解难题的“金钥匙”,领会好、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之切实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清晰思路、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