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揽才“下一站”,何以让“北京青年”心动?
不是所有城市都愿把C位留给青春,但湖南愿意!
9月,自“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启幕以来,湖南带着满满诚意“主动出击”,先赴上海站搭建人才对接桥梁、释放政策红利,紧接着又加快布局多座重点城市、深化校地合作纽带。
10月12日,湖南更是携重磅岗位与暖心保障赴北京,面向高校青年人才展开精准邀约、共话发展未来。
这份跨越千里的热忱,不仅是对人才的渴求,更是湖南向“北京青年”递出的一张充满机遇的邀请函,而这张邀请函背后,藏着让无数青年心动的创业底气、成长土壤与时代机遇。
创业不必等“万事俱备”,背着双肩包来湖南就够了。
在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哪里能让梦想先落地”成为年轻人的核心考量。湖南没有陷入“薪资比拼”的同质化竞争,而是将赛道定位在“成本驱动”和“机遇优势”:
5亿元省级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托底,精准对接“早、小、长期、硬科技”项目,为初创者解决资金难题;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株洲田心小镇等众多孵化基地护航,为“新生力量”提供专业指导、完善设施和优质资源对接,搭建起成熟的产业生态,助力“好点子”一步步长成“大事业”;
更有73条人才政策覆盖就业创业、安居全链条,人才公寓、租房补贴为青年创业者卸下“安居”包袱,子女教育绿色通道、医疗保障升级解决“后方”顾虑,让创业者无需在生活琐事上分心,全心投入项目研发与事业开拓。
1%的创业勇气,需要99%的沃土滋养。湖南能做的,就是让更多大学生敢把梦想种进这片土地,无论是深耕先进制造,还是探索新兴科技,都能安心创业、放心发展,干出一番实绩、创出一片天地,青春不被辜负。
而这份为创业者“减负、铺路”的用心,在此次赴京揽才中更显厚重。湖南的“诚意”不仅是1.5万个岗位的邀约,更是“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同频”的机遇。
人才与城市的长久绑定,终究要靠“事业契合度”来支撑。湖南“手握”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从“复兴号”动车组到深海机器人,从北斗导航系统到海上风机,这些产业成果与“大国重器”背后,是无数青年“专业对口、能力匹配、价值提升”的机会。
当前,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诚挚邀请“北京青年”们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而来,施展智慧、释放潜能,让专业对接产业,让能力匹配时代。
无论是投身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还是参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研发,都能在助力湖南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湖南的引才逻辑,早已从简单的“抢人”,升级为用心的“成全”与“奔赴”。面对怀揣理想、志在四方的“北京青年”乃至全国青年,湖南并不是要当吸纳人口的“容器”,而是要当与青年并肩奋斗、共赴未来的“梦想合伙人”。
青云之志为君开,共惜青春奋进时。把青年“心事”放在“心上”,把青年人才放在“C位”,湖南希望在创新活力涌动的高质量发展中常葆“青春”,也希望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独特优势,书写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故事。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