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在“增长势头”中拓展“共享能力”

作者:黄选爱 胡尊国 来源:2025年第22期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6日 08时50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在增长势头中拓展共享能力.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前,湖南经济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优势明显,数字化基础不断增强。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增长要素进一步拓展为群众可感知、可持续的共享能力。

推动产业与税基协同增强。在产业发展中更加强调高价值链环节的在地布局,确保总部结算、研发中心、本地采购同步落地。通过在省级层面建设检测认证、中试验证、再制造与工业软件等公共平台,为配套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支持,让更多利润结算、工程验证和高端岗位在本地实现,使税基与产业规模同步增长。特别是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等湖南优势产业中,要引导龙头企业把研发和财务结算中心布局在省内,并与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分享技术标准和检测平台,形成完整的在地产业链条。

推动教育资源向人才红利转化。湖南省每年培养约50万高校毕业生,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要把青年从毕业“首职”到“五年”的关键期作为政策发力重点,打造一批“首职友好区”,以可负担的租赁住房和便捷的通勤网络降低生活成本,通过“联合培养+企业实训+双导师制”提升青年就业与成长体验,同步优化医疗、教育、数字政务等公共服务,让青年在可见的改善中形成长期留湘的预期。与此同时,要强化与重点产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为青年提供更多契合发展方向的优质岗位,把“教育强省”的优势延伸为“人才强省”的支撑。

推动数字化建设与民生改善联动。在继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数字红利的在地回流。要建立“数据公地”,统一确权和标准化政务及公共数据,降低县域接入成本;设立“数据信托”,托管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数据权益,与平台建立“在湘交易额—回流比例—用途清单”的机制,并将回流资源优先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数字化不仅带来效率,更带来公平。特别是要用好湖南在数字政务方面的优势,把数据治理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让数字要素真正成为群众共享的新质生产力。

推动财政支持向发展导向转型。在保持财政稳定性的同时,更加突出发展性功能。对存量转移支付进行结构优化,将部分资金与税基质量提升、人才在地化、公共服务改善等目标挂钩,实行季度评估与年度校准,既稳住兜底保障,又形成激励导向,使转移支付真正发挥“保基本、促升级”的双重作用。通过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公开发布绩效结果,推动各地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上。

共同富裕的实现,依赖的不仅是产出增长的数量,更在于增长成果能否转化为可共享的能力。湖南完全有条件在产业、教育、数字化和财政政策上同步发力,把“增长势头”拓展为“共享能力”,为全国中部地区乃至更大范围探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一个鲜活而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作者单位:中共株洲市委党校(株洲行政学院),长沙理工大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