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规如炬耀征程
        
        
97年前的一天,湘南大地的晨雾尚未散尽,毛泽东驻足桂东沙田,在万寿宫前的青石坪上郑重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彼时,革命火种初燃,部分部队存在纪律松散,时有借物不还、与民争利的现象,这些都刺痛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正是这纸铁律,以“说话和气”的亲民温度、“买卖公平”的诚信准则、“借物要还”的契约精神、“损坏要赔”的爱民担当,为工农红军刻下了区别于旧军队的鲜明烙印。
当红军战士背着行囊走过桂东的田埂,细心地将借住百姓的门板重新安装,把铺过的稻草捆扎整齐送还;当粮食紧缺时,即便看到田埂上的红薯,也绝不私自挖取……这束从沙田燃起的纪律星火,一路照亮革命征程:在井冈山的竹林间,化作“军民团结如一人”的鱼水情,让红军在围剿中站稳脚跟;在西柏坡的土坯房里,淬炼出“进京赶考”的清醒,提醒共产党人永不骄傲自满;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中,成为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基因。
九秩风云砺初心,血脉相承续华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经党中央同意,今年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这是“中央八项规定”与90余年前的“第一军规”的时空对话、交相辉映。革命年代“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绝对服从,升华为新时代“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让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如臂使指;“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底线坚守,化作“严禁公款吃喝”“严查隐形变异腐败”的如山铁令,让每一分公款都用在民生刀刃上;“上门板、捆铺草”的细节关怀,更在降低看病成本、改造老旧小区等行动中,彰显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庄严承诺。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口头传唱,到“中央八项规定”的常态化执行,“纪律如铁,民心似天”如磐初心始终未变。
红色沃土育新枝,基因焕彩耀征程。如今的桂东县以“第一军规”颁布地为核心区建设纪律文化区:修复沙田万寿宫、同益店等历史遗址,打造VR实景体验馆,让参观者“穿越”回1928年的军规颁布现场;构建“理论授课+实地研学+情景演绎”的系统化教学体系,把“借物要还”“损坏要赔”的故事改编成情景剧,让抽象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具象的情感共鸣;联动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将桂东打造为兼具历史厚度与教育温度的全国纪律文化教育红色地标,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触摸到纪律的力量。
踏寻桂东沙田第一军规的足迹,既是向波澜壮阔的历史致敬,更是为民族复兴的未来赋能。通过深挖精神富矿,让纪律教育“立起来”,通过创新理论阐释,让红色基因“活起来”,通过转化发展动能,让革命老区“强起来”。把纪律文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以“军规精神”筑牢营商净土,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基层减负,以“清廉建设”锻造过硬作风。
军规如炬,照亮的是信仰的纯度;清风如练,丈量的是初心的厚度。以研促思、以知促行,从桂东沙田到神州大地,从“第一军规”到“中央八项规定”,从革命年代到复兴征程,“纪律如铁”“人民至上”始终熠熠生辉。
(作者系中共桂东县委书记)
- 新湘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