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打造产科教创平台 推动科教融汇

作者:袁雪琼 来源:2025年第21期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1日 08时5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打造产科教创平台 推动科教融汇.png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教融汇是新时代推动教育与科技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科教创平台作为科教融汇的关键载体,通过整合产业需求、教学资源与科研创新,在科教融汇实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产科教创平台为驱动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引擎。产业发展是科教融汇成效的试金石,平台能有效链接多主体资源,引导科研力量精准破解产业技术瓶颈,并通过定制化人才服务,助力产业升级发展。一是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桥梁。企业提出生产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机构依此开展研究,并将成果用于企业技术革新。这种基于实际需求的科研合作,能极大缩短技术研发周期,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二是为产业提供人才定制服务。以平台为媒介,深入调研企业人才需求,将企业最新技术标准和项目案例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产科教创平台为促进师资建设提供坚实阶梯。师资队伍是科教融汇的关键所在,平台能为教师科教研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生态。一是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实践载体与资源通道。教师以平台科研项目为靶向组建科研团队,围绕行业前沿技术开展研究,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局限,避免科研与产业脱节;同时,平台链接企业专家、科研院所学者等资源,通过联合攻关、专题研讨等,提升教师科研宽度与深度。二是为教师教研能力突破提供转化路径和创新空间。教师可将科研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产业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完成教材与课程的创新建设,推动教学与行业同频发展。

产科教创平台为培养学生成长提供肥沃土壤。学生成长是科教融汇的重要目标,平台能有效支撑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提升。一是为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提供全链条支撑。教师团队依托平台落实科研反哺教学,让学生所学知识紧密对接行业发展实际,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依托平台打通企业实践通道,建设产业标准实训场地,配备最新设备与仿真实训场景,为学生打造“沉浸式”技能训练空间。二是为提升学生创新水平提供多层次载体。学生可直接参与平台科研项目,或承接项目拆分的子任务,在参与技术研发、问题攻关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同时,可以科研项目为基础搭建竞赛载体,助力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在竞技比拼中锤炼创新思路与实践能力。

产科教创平台为推动社会服务提供活力源泉。社会服务是科教融汇的价值归宿,平台汇聚多方资源并将其辐射至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一是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平台可面向企业员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开展技能培训与科普教育,让科教资源惠及更广泛社会群体。二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区域产业痛点作为科研靶向,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以新技术、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社会需求→科研选题→教学转化→服务落地”的闭环,实现从科教资源向社会价值的转换。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