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逻辑动因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科技是国家发展的“硬支撑”,文化兴国运,科技强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文化和科技缺一不可,要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让文化和科技形成合力,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赋能助力。
从历史逻辑角度看,文化和科技合兴分衰。纵观人类历史可知,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则文化和科技皆兴,国家繁荣昌盛;反之,文化和科技脱离孤立,则文化和科技皆缓,国家发展乏力。每一次科技的崛起,都伴随着文化的兴盛,每一次文化思潮的席卷,都会迎来科技的革新,二者呈现出“双螺旋”的发展趋势,“合则兴,分则衰”。由此可见,文化和科技的关系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共生关系,文化和科技相辅相成,塑造了科技的辉煌,呈现了文化的盛宴,惊艳了人类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要把握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历史规律,将文化和科技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交叉学科,培养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升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兴产业。
从理论逻辑角度看,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文化和科技的关系,像土壤与草木的关系,土壤可以为草木供养,草木也可以改良土壤,二者相互赋能,成为发展共同体。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并非人力为之,是二者为彼此提供发展的条件。一方面,文化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活跃了人们的思维、培养了进取的态度,为科技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同时,文化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方向、拓展了空间,使科技发展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发现了新材料、发明了新工艺、形成了新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新文化的沉淀;同时,科技发展也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载体,如图书就经历了竹简、帛书、纸质图书、数字图书等形式,这些也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历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要把握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内在规律,使二者能够成为彼此发展的驱动力,在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更要加大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使文化领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锻造基地,使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实践逻辑角度看,文化和科技协同创新。文化和科技融合,让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科技产业内蕴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要把握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实践规律,将文旅产品、文创产品融入更多科技元素,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强化消费者的体验。同时,要在科技产品中强化文化创意、创新文化设计、增添文化元素,丰富科技产品的人文气息。文化产业要与科技机构合作,形成产研联合体,攻关新的科技、孵化新的产品、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共同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新湘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