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把“三高四新”省情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理路

作者:艾楚君 来源:2025年第21期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1日 09时15分00秒 编辑:杜庭语

把“三高四新”省情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理路.png

将“三高四新”省情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举措。

以“三高四新”深化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彰显“三高四新”省情内蕴的政治内涵与时代价值,使之成为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逻辑支撑。一是彰显根本遵循的政治自觉。引导学生认识“三高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理解其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统一性。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锻造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高校思政课要阐释“三高四新”作为湖南服务国家战略载体的内在要求,讲好实践逻辑,讲全湖南的差异化发展战略,讲透“三高四新”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度契合,阐明湖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特殊方位与责任担当,从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服务“三高四新”就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融入湖湘大地的火热实践,就是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路径选择。

以“三高四新”拓展思政课的教学资源。精准观照现实,立足教学需求,聚焦重点任务,构造思政课的内涵体系。一是打造特色教学专题。围绕“三高四新”省情开发特色教学专题,如“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专题,结合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领军企业案例,讲透新型工业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二是擦亮“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品牌。充分利用“三高四新”创设的广阔实践场域。组织学生深入重大工程现场、科研院所、乡村振兴示范点,进行实地调研、社会调查、岗位体验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在第一现场触摸和感受湖南发展的强劲脉动,感受改革攻坚的力度、科技创新的高度、开放发展的广度。三是深挖湖湘精神富矿滋育时代新人。深入挖掘阐释湖湘精神元素,将其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把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资源转换为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使思政课充满“湘味”,使学生具有“湘情”。

以“三高四新”创新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优化融入策略,构建起面向实践、协同联动、浸润人心的“大思政课”育人新生态。一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开门办思政、讲思政,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重点园区、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三高四新”省情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或联盟。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课题共研机制、师资共培机制,建设一批教学案例库、思政专家库和实践基地,打造一支名师队伍,立项一批科研项目。二是创新智慧教学模式。开发“三高四新”省情数字教学资源库,运用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研讨、模拟决策和项目式学习。鼓励教师探索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创新模式,将湖南的前沿发展议题引入课堂教学,使抽象理论在具体省情的透视下变得可感可知。三是激发学生主体动能。引导学生组建“三高四新”研究性学习小组、宣讲团。鼓励学生围绕“建设湖南、服务祖国”等主题开展深度调研、建言献策、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将学生在服务“三高四新”中的实践成果、创新项目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使省情认知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引导更多学生选择湖南、扎根湖南、建设湖南。

(作者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